第149章 琐碎日常蕴宏图

“小姐 小姐!” 雪雁 也 迫不及待地 举起 自己 的 手帕,“您 看 奴婢 绣的 竹子 有没有 进步?”

黛玉 接过来,仔细 端详。那 竹子 的 形态 确实 比 她 上次 看到的 要 好了 一些,至少 竹节 的 地方 不再 是 一团 乱麻了。她 点点头,鼓励道:“嗯,有 进步。这 竹叶 的 方向 把握得 比 上次 好多了。不过 …” 她 指着 一处 针脚 略显 稀疏的 地方,“这里 的 力道 还 要 再 均匀 一些,不然 绣出来 的 叶子 就 不够 饱满了。”**

“是!奴婢 记住 了!” 雪雁 认真 地 点头,像 得了 什么 宝贝 似的,小心翼翼 地 收回 手帕,继续 埋头 苦干 起来。

看着 雪雁 那 股 认真劲儿,黛玉 和 紫鹃 相视一笑。黛玉 忽然 想起 一事,问道:“对了,紫鹃,前日 让你 打听的 关于 京城 附近 可有 擅长 女科 的 医婆 或 精通 草药 的 药农 之事,可有 眉目了?”**

“回小姐,” 紫鹃 连忙 答道,“奴婢 通过 李嬷嬷 打听 到 一位 姓 白的 老嬷嬷,据说 祖上 三代 都是 做 医婆的,尤其 擅长 妇科 和 小儿科,在 城西 一带 颇有名气,为人 也 很 和气。还有 一位 住在 西山 脚下的 老药农,姓 冯,对 草药 的 习性 非常 了解。奴婢 已经 托人 递了 话,看看 他们 是否 愿意 闲暇时 来 清舍 授课 或者 指点 一二。”

“很好。” 黛玉 满意地 点点头,“这些 有 一技之长 的 人,往往 有 很多 书本上 学不到的 经验,正是 我们 清舍 需要 的。待遇 方面 可以 优厚 一些,务必 要 显出 我们的 诚意。”

“奴婢 明白。” 紫鹃 应道,“还有 一事。小姐 上次 说 想 在 清舍 开设 一门 ‘算学’ 课,奴婢 想着,这 教 算学 的 先生 恐怕 不好找。寻常 闺塾师 大多 只 教 诗文 女红,精于 算学 的 女子 实在 凤毛麟角。”

这 确实 是 个 难题。黛玉 微微 蹙起 眉头,思索 片刻,道:“若是 实在 寻不到 合适的 女先生,或许 … 可以 考虑 请 一位 年高德劭、家风 严谨的 老账房 先生?上课时,可 在 讲堂 设 纱屏 隔开,只 闻其声,不见 其人,倒也 符合 规矩。再者,算学 重在 实用,老账房 的 经验 或许 比 书本 更 有用。” 她 这个 想法,可谓 是 有些 大胆 了,但 为了 达到 教学 目的,也 只能 在 不 违背 大原则 的 前提下 变通 一下。**

紫鹃 听了,眼睛 一亮:“小姐 这个 主意 好!奴婢 怎么 就 没想到 呢!这样 一来,选择 的 余地 就 大得 多了。奴婢 这就 去 打听 有没有 合适的 老先生。”**

“嗯,此事 不急,慢慢 物色,务必 要 找 人品 端正、耐心 细致的。” 黛玉 叮嘱道。她 深知,师资 的 人品 比 学问 更 重要,尤其 是 面对 一群 年轻 女子。

主仆 三人 又 就 清舍 的 一些 具体 事务 讨论了 一番,比如 学生 的 校服 采用 什么 样式 和 面料(既要 端庄 大方,又 要 便于 活动,还不能 太 昂贵),每日 的 膳食 如何 搭配 才能 既 营养 又 节俭,甚至 连 园子里 准备 种 哪些 既有 观赏价值 又 可 药食同源的 花草 都 考虑到了(如 菊花、金银花、薄荷、百合 等)。这些 看似 琐碎的 细节,却 恰恰 是 决定 一个 机构 能否 长久 健康 运行 的 关键。黛玉 事无巨细,一一 过问,展现出了 惊人 的 管理 才能 和 缜密 的 思维。**

讨论 得 差不多了,黛玉 觉得 有些 口渴。雪雁 机灵地 跑回 屋里,端出 一壶 刚沏好的 热茶 和 一碟 李嬷嬷 自己 做的 桂花 糖藕。那 糖藕 做得 晶莹剔透,散发着 桂花 和 蜂蜜 的 甜香,令人 食指大动。**

“小姐,您 尝尝 这个。” 雪雁 献宝似的 将 碟子 推到 黛玉 面前,“李嬷嬷 说 这是 她 的 拿手 点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