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青鸟暗度玉消息

:青鸟暗度玉消息

江南的春天,比北方来得更缠绵,也更潮湿。细雨时常一下便是数日,将天地都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水汽中。沈云容所寄居的“水月庵”,坐落在一处并不十分出名的山坳里,规模甚小,只有三五名比丘尼常住,香火稀疏,正合了她“避世”的初衷。

江南的春天是被细雨唤醒的。青石板路缝里冒出的苔藓,吸饱了整夜的露水,在晨光里泛着翡翠色的光。乌篷船划过镜面般的河水,船头劈开的涟漪里,浮沉着几片早樱的粉白花瓣。

两岸的垂柳早早就绿了,万条丝绦垂到水面,被春风剪得愈发细长。桃花是急性子,不等叶子长满枝桠,就热热闹闹地绽满了巷陌。粉的像胭脂,白的像云絮,风一吹就簌簌落在青瓦上,给黛色的屋顶缀满碎钻。

雨是江南春日的常客。牛毛般的雨丝斜斜织着,打湿了卖花姑娘的蓝布头巾,却打不湿竹篮里带着露珠的白玉兰。桥洞里躲雨的阿婆,竹篮里的青团子还冒着热气,艾草的清香混着雨雾漫开来,引得石板路上的孩童直回头。

最妙是黄昏时分,雨停了,天边漏出半角胭脂红。临河的窗棂次第亮起灯笼,昏黄的光晕映在水里,和对岸人家飘来的评弹小调缠在一起,慢悠悠地淌进梦里。

庵堂环境清幽得近乎荒寂。青苔爬满了石阶,古木参天,将本就微弱的天光遮挡得更加昏暗。她居住的禅房更是简陋,一床一桌一椅,窗外是茂密的修竹,终日只闻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和单调的木鱼诵经声。空气中弥漫着香火、旧木和湿土混合的气息。

沈云容依旧穿着素淡的衣裙,发髻简单,脸上不见脂粉。连日来的舟车劳顿和心力交瘁,让她清减了不少,下颌尖尖,更显出一种弱不胜衣的楚楚之态。然而,她那双向来灵动或骄横的眸子,此刻却沉淀着一种异样的沉寂,偶尔抬起时,会闪过一丝冷冽的光,快得让人捕捉不到。

她每日随着庵主做早课,翻阅经书,看似已然平静接受现状,将红尘俗念尽数抛开。但每当夜深人静,只有案头一盏孤灯相伴时,她便会取出贴身藏着的、那枚原本打算送给北静王却未能送出的蟠龙玉佩,紧紧攥在掌心。冰凉的触感提醒着她曾经拥有过的奢望和遭受过的屈辱。那屈辱并未随时间淡化,反而在这与世隔绝的寂静中,发酵得更加深刻。

她不甘心!她沈云容,怎能就这样籍籍无名地老死在这荒山古庵?水溶……他此刻在何处?是否正如京城传言那般,在江南逍遥快活,早已将她忘得一干二净?

这日午后,雨暂歇。庵中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是英国公府的一名老仆,亦是沈母当年的陪嫁,对沈云容极为忠心。他是奉了沈维之命,辗转前来送些用度和家书,更是来亲眼看看小姐境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