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他第一次,直呼其名,省略了所有客套的称谓,“我之心意,天地可鉴。并非因你才华横溢,亦非因你出身名门,只是……自初见之日起,便为你风骨所动,为你灵性所牵。这世间繁华万千,于我眼中,不及你窗前一方月色,不及你笔下半阙诗词。”
“我知前路或有风雨,皇家规矩森严,但我水溶在此立誓,若得姑娘倾心,必以一生相护,绝不相负。不让你受半分委屈,不让你卷入无谓纷争。你只需做你自己,清风明月,自在随心。其余一切,交予我便好。”
黛玉的反应与内心:
这一番话,如同巨石投入心湖,激起滔天巨浪。黛玉怔怔地望着他,脸颊在月光下染上淡淡的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她心中百感交集,有震惊,有羞涩,有难以置信,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恍然与悸动。
原来,那些看似偶然的相助,那些若有若无的维护,并非她自作多情。原来,他并非无情,只是将情意藏得如此之深,如此之郑重。他不仅表白了心意,更将她所有的顾虑——身份的悬殊、皇家的规矩、外界的纷扰——都考虑在内,并给出了最坚定的承诺。
她想起他平日里的清冷自持,与此刻眼中毫不掩饰的炽热,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真诚。她素来心思敏感,最能分辨虚情假意,而水溶此刻的眼神和话语,纯净而坚定,让她无法怀疑。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微微垂下了头,长长的睫毛如蝶翼般轻颤,掩去了眸中的万千情绪。良久,她才用极轻极轻的声音,仿佛怕惊扰了这静谧的夜色,问道:
“王爷……可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水溶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彩,他郑重颔首,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承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沧海万顷,唯系一岛。水溶此生,心之所向,唯有黛玉一人。”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将相视而立的两人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远处画舫的歌声若有若无,仿佛在为这一刻作注。一切的试探、等待、风波与守护,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秦淮夜色,见证了一段超越身份、始于灵魂相契的深情,悄然生根,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