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玉食藏鸩毒,双印起疑云

如晦传 云杪听风 2717 字 5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指尖摩挲着衣角的纹路,沉声道:

“这是坤宁宫宫女服饰的规制。”

萧珣咳嗽着,用素帕掩住唇,指缝间渗出一丝猩红。他将一枚干燥的七星草籽放在沈如晦掌心:

“明日宫中设宴,陛下邀你我一同前往。”

“这必然是一场鸿门宴,万事小心。”

“皇后与柳家既然急于灭口,又提及双生印,想必是想在宫宴上有所动作。”

沈如晦握紧掌心的七星草籽,感受着上面残留的他的体温:

“我知道了。”

“王府中的眼线,或许不止玳瑁一个。”

萧珣点头,眸色凝重:

“今夜便将玳瑁的死讯散播出去,看看谁会先露出马脚。”

当夜,沈如晦将计就计,命人对外散播消息,称丫鬟玳瑁不慎失足落井而亡,并迅速处理了王顺的尸身,销毁了所有与毒药相关的证据。

次日清晨,厨房果然换了个老实巴交的新厨娘,奉上的膳食也变得清淡简单,看不出任何异样。

沈如晦看着桌上的清粥小菜,对身旁的嬷嬷道:

“新厨娘的手艺倒是质朴。”

嬷嬷躬身回道:

“回王妃,这厨娘是乡下找来的,手脚勤快,性子憨厚,应当可靠。”

沈如晦不置可否,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然而在收拾玳瑁的遗物时,沈如晦在她妆匣的夹层里发现了半张烧焦的纸片。纸片边缘发黑,大部分字迹都已被烧毁,只剩下寥寥数字。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纸片,借着天光辨认:

“双生印,真伪辨...帝王...诏书...”

更让她震惊的是,纸片边缘沾着些细微的金色粉末,质地细腻,光泽温润。沈如晦指尖捻起一点粉末,眉头紧锁:

“这是帝王诏书专用的金粉。”

“玳瑁一个普通丫鬟,怎么会接触到这种东西?”

窗外,暮春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仿佛永远没有停歇的尽头。沈如晦摩挲着怀中的梅花印,第一次对它的来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如果这枚印是假的,那么真正的梅花印又在何处?”

“母亲留下的‘双印合,忠魂归’,又暗指什么?”

更让她心惊肉跳的是,昨日检查王顺的尸身时,她无意间发现他耳后有一个极淡的圆形旧疤——那是幼时皇室特别留下的标记。

沈如晦坐在镜前,看着镜中自己与母亲愈发相似的眉眼,喃喃自语:

“一个普通的采买下人,怎么会有皇室子弟才有的印记?”

“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是皇后的人,还是柳家的暗桩?”

她忽然打了个寒颤,心中涌起一个可怕的念头:

“或许从十年前那个雪夜,母亲将梅花印交到我手中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局之中。”

“而我,不过是棋局中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此刻的坤宁宫,灯火通明,皇后正对着菱花镜梳妆。镜中的女子凤冠霞帔,容颜艳丽,眼角眉梢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阴鸷。让人震惊的是,她的眉眼竟与沈如晦有三分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同样的清冷,同样的锐利。

她打开妆奁最底层的暗格,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青铜梅花印——与沈如晦那枚几乎一模一样,大小、纹路、刻字分毫不差,唯独印钮上的“沈”字,多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皇后伸出指尖,轻轻抚摸着梅花印上的裂痕,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

“姐姐,你当年执意护着沈家,护着那些所谓的忠良。”

“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值得吗?”

她将梅花印紧紧攥在掌心,指节泛白,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怨毒与不甘:

“如今,你的女儿就要步你的后尘了。”

“这枚梅花印,终究还是要回到我手中。”

镜中的身影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诡异而阴森。她忽然轻笑出声,声音带着一丝诡异的甜腻:

“明日宫宴,便是了结一切的时刻。”

“沈如晦,萧珣,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这场围绕着梅花印、围绕着皇权、围绕着复仇的博弈,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真正的梅花印究竟在谁手中?沈如晦与皇后之间,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渊源?

一切的谜团,都将在次日的宫宴上,缓缓拉开帷幕。而沈如晦与萧珣,也即将面临一场更为凶险的危机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