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既为王允的刚烈和侥幸感叹,更为张让的权势滔天、皇帝的昏聩偏信感到心寒。勾结黄巾这等泼天大事,证据确凿,最后竟能如此不了了之,反而举报者险些丧命?
“哼!”坐在不远处默默饮酒的张飞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将酒碗重重顿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环眼怒睁,低声骂道:“直娘贼!这鸟朝廷!忠奸不分!俺们在前面打生打死,那些没卵子的阉货在后面通贼!完了还能逍遥法外,反咬一口!真是气煞俺也!”
关羽面沉如水,丹凤眼中寒光凛冽,握住酒杯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虽未像张飞般破口大骂,但那周身散发出的冰冷杀气,却让旁边几桌的旅客下意识地挪远了些。他缓缓吐出两个字:“国贼。”
刘备默然不语,只是慢慢拨弄着碗中的饭食。王允之事,他并不意外,甚至可说是早有预料。在洛阳受封时,那份“精巧”的封赏已然说明了一切。灵帝对宦官的宠信,早已到了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地步。他只是没想到,张让等人的胆子竟大到如此程度,手段竟如此酷烈直接。这朝廷中枢,已然烂透了。
然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还在后面。
几乎是紧接着王允事件,又一道旨意传遍天下:为贺剿灭黄巾之大功,昭彰太平,改元!建宁元年就此成为历史,自十二月起,改元“中平”!
改元乃国家大事,通常用于新君登基或遭遇重大天灾人祸后祈求转运。灵帝以此庆贺胜利,倒也算说得过去。同时颁布的,还有“大赦天下”的诏令。
然而,这“中平”的年号,与接下来的一幕相比,显得无比讽刺。
就在改元、大赦的喧嚣声中,汉灵帝刘宏,在张让、赵忠等宦官的簇拥下,做出了一个足以让天下忠臣义士心胆俱裂的决定——册封十常侍为侯!
是的,就是那些被无数人指为祸国殃民根源、甚至被王允指控勾结黄巾的宦官们,堂而皇之地、沐浴着“中平”的“祥瑞”,纷纷封侯晋爵!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沾染着士人的鲜血和百姓的怨愤,此刻却披上了侯爷的锦袍!
理由?自然是“侍奉朕躬,劳苦功高”,甚至在平定黄巾之乱中“建言献策,安定后方”!
“荒谬!无耻!”这一次,连一向沉稳的关羽都忍不住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他的手按在了青龙偃月刀的刀柄之上,青筋暴起。
张飞更是气得满脸虬髯几乎都要炸开,猛地站起身,恨不得立刻提矛杀回洛阳:“俺……俺要去宰了那帮祸国殃民的阉狗!还有那昏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翼德!”刘备低喝一声,目光严厉地制止了他,“坐下!休得胡言!”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同样翻腾的怒火与悲哀。他知道,这两件事——王允的遭遇与十常侍封侯——如同两根巨大的楔子,狠狠砸入了本就矛盾深重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