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其余诸军,随我隐于后退十里处之葫芦峪!那里地势狭窄,伏兵四起,便是真正教训应昭之地!”
一道道命令传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张开。
数日后,泰山郡太守应昭,果然亲率六千兵马,浩浩荡荡沿汶水河谷侵入齐国境内。他得了刘岱鼓动,又闻青州内乱,心中轻蔑,只想着一鼓作气,杀入齐地,抢夺财帛女子,建立功勋。
行军之初,倒也顺利。然而刚深入齐境不过十余里,忽然两侧山岭之上战鼓擂响,杀声震天,箭矢如飞蝗般落下!
“有埋伏!”应昭一惊,但见箭矢虽密,却似乎缺乏准头,且并无伏兵真正冲下山来。
“将军勿忧!”副将观察后道,“看旗帜人数不多,似是仓促设伏,欲阻我进军!”
应昭闻言定睛一看,果然如此,顿时放下心来,傲然道:“刘备果然兵力空虚!区区疑兵,岂能挡我?加速前进,冲破埋伏!”
泰山军加速通过河谷,果然伏兵并未追击。应昭更加得意。
行至河谷出口,忽见前方道路被简陋的石墙鹿角阻断,约千余青州兵正“惊慌失措”地据守。
“哈哈!果然如此!给我杀散他们!”应昭大刀一挥,麾下兵马一拥而上。
吴敦、昌豨依计“奋力抵抗”,一时间杀声震天。然而“寡不敌众”,不久便“溃败”后撤,甚至丢弃了不少旗帜、破旧衣甲和少量辎重。
应昭军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抢夺战利品,队伍开始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