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期待正文的读者们说一声抱歉,因为本章又是一个非正文章节。
在写完卷感言之前,先说一件相对严肃的事情——本书在未来3个月内的更新情况:
作者是一个大四学生,现在正在紧张而积极地备战12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下简称"考研")。
因此,从现在(2025年10月16日)到2025年12月25日,本书的更新频率将从日更一章进一步降低到周更一章。
(周更是番茄判断小说是否进入"断更"状态的条件,如果连周更都满足不了的话,番茄就会给小说打上"断更"的标签。)
我在一到两周前曾经天真地以为:以我的本事,考研和创作完全可以两手抓,后者就当前者学久了时候的放松。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我发现:
虽然考研对我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不考口语的考研英语对我来说太简单了,几乎不用复习);
但是!
也没有我当时想得那么简单!
我低估了考研的复习量,也高估了创作带来的放松效果——
我现在一天的复习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但看着那么多待复习的内容,还是有不小的紧迫感。
而一个2000字左右的小说章节,我一般需要大约2-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创作与打磨。
实践证明,一天抽出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创作,对正在复习考研的我来说,确实是有些奢侈了。
而且,在脑子高强度运转了十多个小时后,再进行撰写小说这种同样高强度的脑力活动时,我常常感觉力不从心,灵感枯竭,失误率也提高了很多。
当然,如果这本书是那种"管它那么多,爽就完了"的无脑网文,那写这本书或许确实不失为一种放松的形式。
但是,正如我在本书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行写的是"【道德寄存处】"而不是"【脑子寄存处】"那样,我对这本书的逻辑与情节的合理性是有追求的。
如果一段文字我能感到明显不合理,那我是不会继续写下去的。因此在创作时我会止不住反复思考一些细节,经常敲了20个字后删10个字,敲40个字后删20个字。
虽然,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乐趣,我也从中也收获到了很多,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表述能力的飞跃,思维方式的完善……
但是!这与我近期较为迫切的需求——考研——相互矛盾的部分太多了。
不瞒各位读者:
现在,我的时间安排其实已经紧张到把学习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来当成学数学和专业课之余的放松了……
所以,我再此建议各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