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与杜如晦默契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责怪的意味......
“良策,有个鬼的良策。”
“刚才尽想着给郡王赔礼道歉,根本就没来得及思考这件事。"
“都怪老杜这家伙,若不是他挑起给河间郡王赔礼道歉这件事,我也不会被带偏了思路....."
房玄龄暗自腹诽。
但他也不愧是千古名相,面上却不动声色。
抬头间,他看了一眼上座的李世民,上前一步道。
"陛下明鉴,臣等确实有些浅见。"
说话间,他眼角余光扫过李孝恭。
"臣以为河间王所言不无道理。燕王虽年少,但弓马娴熟,胆略不凡。北伐大军正值用人之际,若能让其随军历练,既可助代国公一臂之力,也能为大唐培养一位宗室帅才,再有......”
说到这,房玄龄的脸露微笑,目光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群臣,打趣的说道。
“万一,燕王殿下,如代国公预料的那般,打破了目前征讨大军遇到的困局,岂不是意外之喜?”
杜如晦见状,立即会意,接着补充道。
“房相,所言极是!燕王在朔方时便屡立战功,这些考验于他而言,既是磨砺,亦是证明自己的良机。”
"况且军情如火,当以社稷为重。若能借此机会历练皇子,又能解边关之危,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听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谏言,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也是频频点头,显然也是被这番说辞打动。
不过说到底,还是李世民心中其实早有论断。
不然,以他果断英武的性格,又怎会容忍这场争论持续到现在。
在太子李承乾自动请缨,前往朔方运粮之后。
李世民内心就已在考虑让李恪参与北伐之事。
毕竟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不如让两个儿子都去军中历练一番。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没有立马就下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