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轻咳一声,上前一步道。
“殿下,唐将军之计虽可试探虚实,但我军后续行动还需谋定而后动,后续的结果,也不好揣测。万一后面不止眼前这一支突厥部落,我军就要陷入围剿之中。”
说到这,他又拿起地上的石头,蹲在地上,又画了两条线。
一条往西,一条往南。
在往西的那条线的末端,画上了一个圈,写上了“定襄道”三个字。
在往南的那条线的末端,则写上了勾注山,三个大字。
“微臣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一来可以减少我军伤亡,二来也能卖个人情给定襄道,帮助他们来到北疆到目前为止,未立寸功的尴尬局面。”
听到马周的这句话,唐俊悟、辛撩儿、单成天等三人的脸色,就微微有些不好看。
小主,
毕竟,他们身为武将,眼见到手的军功,要拱手让人,心中自然不甘。
对于三人的反应,马周自然收入眼底,但他没有理会三人,而是接着讲道。
“我们清晨于“鹰嘴岩”出发,差不多行走了近六十里,按照推算,距离代国公李靖将军所率领的定襄道大军,也不过两百多里路途。”
"若我们派快马传信,请李靖将军派一支偏师前来接应,届时我军只需稍作牵制,待定襄道大军一到,便可形成合围之势。"
"到时候,这些突厥人自然就会成为我们砧板上的鱼肉。”
"而我们,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拿下这波军功,当然了,这只是一半的功劳。"
李恪闻言,目光在雪地上的简易地图上来回扫视,手指轻轻敲击着刀柄,点了点头道。
“那第二条计划,就是召集勾注山上的骑兵,全权吃下这波突厥人。”
“殿下英明。”
马周眼中闪过赞许,拾起碎石在 “勾注山” 旁又添了一笔。
“勾注山与云州城的距离相仿,只要我们赶在定襄道大军没有发现之前,快速解决战斗,就能独占这份军功。"
马周的这句话刚落音,唐俊悟三人眼中同时闪过一道亮光。
很明显,三人宁愿这份功劳流入到自己人眼中,也不愿意把这份功劳拱手让给定襄道大军。
唐俊悟更是,立即抱拳请命道:"殿下,末将愿率轻骑先行牵制突厥人!"
只不过,面对唐俊悟的主动请缨,李恪还是没有轻易松口。
良久,他开口道:“唐将军的勇毅,本王自然信得过,但此役关键不在勇猛,而在时机。”
“不错,此地距离云州城实在太近,马某也担心还未解决掉这股突厥人,消息就会走漏。一旦定襄道得知我们的行动,我们私藏军队的事情,也有极大的可能会暴露,若被朝中那些御史知道我们暗中扩充兵力......”
马周的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众人心中,唐俊悟刚要开口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李恪的瞳孔微微收缩,手掌握紧又松开,一时间气氛瞬间凝重如铅。
辛撩儿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压低声音道。
“难道就此罢手?假装看不见,眼睁睁看着这些突厥人溜走?”
“东家,喝口水,还是热的。”
就在气氛异常凝重的时候,只见小二来财不知何时来到近前,手里拿着一个还是温热的水囊,递给了李恪。
李恪微微一怔,下意识接过水囊。
小二来福这个意外被李恪收为护卫的家伙,没有读过书,不识字,自然也不懂得什么排兵布阵。
仗着天神神力,又对李恪忠心耿耿,加上憨傻的性格,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处成了类似家人的存在。
见到东家为了前面遇到的突厥骑兵和部落,愁眉不展的样子,来财也是有些着急。
他想要说两句宽慰李恪的话,但又担心自己嘴笨说错话,只能搓着手站在一旁干着急。
正在喝水的李恪恰哈看到这一幕。
想到对于这个简单的会议,小二来福也从头看到尾。
他放下水囊,拍了拍来财的肩膀。
"来财啊,看你着急忙慌的样子,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你来说说看,要是让你去打那些突厥人,你会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