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恪立下的这份大功,已经受他节制,归他管的燕王卫来说。
李靖自然而然的能得到一定的领导功劳。
这对于来到云州城数月,却未曾立下功劳的定襄道大军而言。
既是振奋军心的捷报,也是一剂强心药。
并且,这份捷报传到朝廷那里,也能够大大缓解他们征讨大军在朝廷内的压力。
毕竟,此前在朝堂之上,很多大臣对此次大军出征突厥就多有质疑。
再加上粮草耗费巨大,却迟迟未现战果,不少大臣已开始上书谏言“和谈”。
李恪的这份捷报不仅是战功,更是堵住悠悠众口的利器。
只是这对于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一心只想彻底荡平突厥王庭、犁庭扫穴的李靖而言。
李恪的这次意外大捷,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隐隐有些失望。
因为他此前还是希望李恪以及他的燕王卫,能够钓出颉利可汗的主力部队,从而让六路大军得以围而歼之,彻底铲除突厥对中原产生巨大威胁的政权。
如今九部归降,颉利可汗的实力再次受损。
李靖已经隐隐察觉到,颉利可汗必定会再次收缩防线。
他想要再引出这头草原老狼,恐怕已经很难了,除非杀到他的王庭去。
因为从大唐出兵到现在,历经数月。
颉利可汗就未曾主动发起过一次大规模进攻。
就连袭扰、牵制这些草原骑兵惯用的战术,也都用得极为克制。
他如惊弓之鸟般蛰伏在王庭深处。
如今九部归降的消息传来,更是如同在他本就摇摇欲坠的根基上再砍一刀。
颉利定会将精锐尽数龟缩至狼居胥山防线,凭借天险与多年囤积的粮草负隅顽抗。
这种反常的隐忍,让李靖觉得,这位曾统一东突厥,逼得陛下在武德九年,屈辱签下渭水之盟的枭雄,已经不复当年锋芒。
这位受到权利侵蚀,如今只想着喝酒享受的突厥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