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东市,因为靠近皇城的缘故,一直都是达官贵人所青睐的地方。

比起西市的喧嚣热闹,这里更多了几分含蓄的矜贵。

青石铺就的街道,被打扫的油光蹭亮。

两旁的店铺多以绸缎庄、玉器行、古玩铺为主。

门楣上悬挂的幌子,都绣着精致的纹样。

就连店门口伙计迎客的声音,都比别处温吞几分,显得十分有格调。

隔着东市不远,就是朝廷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聚集区。

从那些错落有致的朱门高墙来看,很容易分出,那些老牌勋贵与新晋官员的微妙分野。

在府邸前,立着威严石狮子和鎏金铜兽的,是那些老牌勋贵。

新贵们的宅院,武将立着一排威风的战戟。

文官则多以「卷轴纹」影壁或用「砚台形」门墩,彰显其身份。

而在这片非富即贵的巷陌中,还有几座占地较大,且非常气派的宅院。

宅院青砖灰瓦,不施彩绘,门前的石阶却用整块汉白玉雕成。

一人多高的石狮子,看似普通,实则是用燕山深处采来的青石雕琢而成,在阳光下隐隐泛着青辉。

就连影壁上,都镶嵌着前朝名家的碑帖石刻。

懂行的人,从这里经过瞧上那么一眼就知道,这是五姓七望那几个门阀的府邸。

如今虽不受重用,不复往日荣光,但却仍凭着几代积累的人脉,在长安的官场里占据着一席之地。

其中一座挂着"崔府"匾额的宅子,气势最为沉雄。

匾额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所制,虽无鎏金镶银,却在岁月打磨下泛着温润的包浆。

"崔府" 二字笔力遒劲,据说是隋末大儒所题,历经战火却完好无损。

单是这一块匾额,便足以让长安半数文人折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据说每到初一十五,总有新科进士提着薄礼前来拜访,青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一半是敬畏,一半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