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更是白了舅父一眼,笑骂道,

“别说大十岁,大二十又何妨。又不是娶了巧儿后就不纳妾了。

你怎么还是以前那股子穷酸味,咱们家现在是名门,两个儿子不是都纳妾了?”

以前他们家别说纳妾,儿媳妇都难找到,但是随着巧儿逐渐发迹,现在两个表哥都是妻妾满堂。

巧儿的舅父点点头,他觉得自己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至于巧儿嫁回来后,肯定不会再像在宫里为常侍时期那么得宠,权势也肯定是一落千丈,这就不在他们夫妇考虑的范围了,她虽然权势滔天,但他们家得到的好处只有万分之一,她失去部分权势后,但她仍然是陛下信任的人之一,就像盼儿一样,这好处可就全部给到他们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

巧儿带着几十名士兵回彭家祖坟去给父亲和祖父上坟。

她父母都是同一个乡的人,父家和外祖父家相距并不远。

她父亲刚去世,母女俩就被叔叔伯伯赶回陈家,家里的田地房屋都被叔伯强占,巧儿,也早就视自己为陈家人,与彭家毫无瓜葛。若是有个兄弟在,她还能和彭家有点关系,兄弟都没有,她与彭家有什么关系?

好在彭家人也识趣,不敢来纠缠巧儿,也好在巧儿被赶回外祖父家时还小,也不记得那些细节了,若是巧儿还记得那些事,或者叔伯见到巧儿发迹,就来纠缠她,她早就与叔伯彻底撕破脸了。

不过与其他人无瓜葛,总不能说与父亲,与祖父也无瓜葛,难得回来,还是要去给父亲和祖父上坟的。

她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总归不希望父亲才去世二十几年,就在黄泉之下冷冷清清的连个上坟的人都没有,人不说要永享香火,但总得离世很久以后,子女都已经去世了才能被人遗忘吧。

如果父亲在子女还在的时候就没了香火,在巧儿看来,自己也太对不起父亲了,就算自己是女孩也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她带着随从,浩浩荡荡的来到彭家的祖坟,却被得到消息的彭家人堵住了。

他们不许巧儿前往祖坟祭拜。

在他们心中,巧儿早就发迹,却没有给彭家带来任何好处,得到好处的只是陈家而已,他们确实没脸去攀附巧儿,但是,既然巧儿不能给家里带来任何好处,与彭家也没有什么关系,那她就不能去彭家上坟。

巧儿的叔叔伯伯们堵在路上,得意洋洋,巧儿要想给她的父亲和祖父上坟,就得回到彭家的门墙来,承认自己是彭家的人,为彭氏家族带来利益。

他们算准了一件事,那就是巧儿身为十常侍之一,虽然权势滔天,但绝不敢对自己的亲叔父,亲伯父动刀。

他们不去攀附她,但她不回来彭家门墙,就别想去祭拜父亲和祖父。如果她愿意回来,那他们彭氏家族就一飞冲天了。

巧儿被彭家人挡住,不能去给自己的父亲上坟,心中怒了,但是就跟彭氏家族的人的想法一样,她确实不能对自己的叔父伯父动刀。

这损害的不仅仅是她的名声,她自己的名声她倒无所谓,但十常侍是皇帝陛下最信任的人,她们敢朝自己家族长辈动手,绝对会影响刘禅的名声。

连累刘禅名声受损,这在巧儿看来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刘禅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光,她的一切,她无法做出任何一件对刘禅有半点负面影响的事。

巧儿想了想,随后冷冷的一笑,叫来一个士兵,对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她在刘禅身边多年,起到的是刘禅身边的秘书的作用,处理政事也是多年,几个无知的农夫要是能难倒她,才是真的奇了怪了。

彭家的人堵住上山的路,反正就是不让巧儿上去,他们算准了巧儿拿他们没办法。

没过多久,巧儿的舅父,表哥,带着几百人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这个时代平民的孩子夭折率高,或者说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孩子夭折率都高,平民相对而言更高,巧儿外祖父只有舅父和她母亲两个儿女活到了成年。

舅父虽然没有亲兄弟,但整个家族却有很多的族兄弟,如今的巧儿,她这一身可不仅仅是舅父一家的支柱,同时也是整个陈氏家族的支柱。

这个陈氏家族,可不是什么士族大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家族,全靠家里出了巧儿这个三千石高官,如今以巧儿的舅父为核心,也往身边的族人身上辐射了不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