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也知道,即使用免税来鼓励孩童读书,天下人也很少会有让女童出来读书的,要知道即使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家庭不让女儿上学。
她制定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引导,只要不是极其邪恶的风俗,她很少强制百姓改变。
没想到,这么一个县的学堂,竟然有几十个女童读书。
虽然马学政特意为女童组成了一个班级,没有让男童和女童混在一起,但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将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女性地位的逐渐提升,相信读书识字的女童会越来越多。
刘禅笑着对马学政说道,
“你带我去教室看看吧。”
学堂相当于后世的学校,教室就相当于后世的教室。
孩童们都在教室里学习,一个教室里有三十人左右。一个教室容纳的人数,也是刘禅亲自决定的。
小主,
天底下的学校,教材是刘禅编的,教材的字体是用刘禅的字帖印刷的,学堂的规模是刘禅决定的,在这件事上,她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现在是晨读时间,每个教室里都有先生带着孩童们读书。
刘禅来到教室,看到孩童们积极的朗诵《千字文》,而先生则在课堂上,拿着戒尺,若有读书不认真的,先生就会用戒尺让他认真。
在窗外看到这一切,刘禅觉得心中又高兴,又温馨。
仿佛又回到了她原来的那个时代,回到了她的学生时代。
教室里的先生看到窗外的刘禅几人,赶紧走出教室。
马学政领着胡先生来到孩子们看不到的地方,这才介绍道,
“胡先生,还不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胡先生听了,顿时愣住了,皇帝陛下?
他知道学政不可能骗他,急忙下拜行礼,
“拜见陛下,万岁!”
胡先生也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刘禅笑着说,
“免礼,平身。
朕听说这个班的孩子表现最好,多劳胡先生费心了。”
听到刘禅为这些素昧平生的孩子们,竟然向先生道谢,胡生生也不禁被她感动。
天下从来只有为自己的孩子向先生道谢的,皇帝果然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皇帝。
刘禅接着说,
“朕近来也想跟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识字读书,朕想代替胡先生做几天学堂的先生,你看怎么样?”
胡先生一听皇帝要自己当先生,又愣了一下,这是亘古未有的奇闻啊。
就连身边的马学政也愣了。
皇帝天天忙于政事,现在在江陵巡视,那么多大事要办,竟然有兴致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不过皇帝陛下既然要当先生,他们自然不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