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何能给百姓提供那么多机会?无他,清心寡欲不给天下加负担而已。

从汉朝到清朝,两千年历史,都是王侯将相的历史,各种科学技术虽然几乎从没有过井喷式发展的时期,但两千年累积下来,其实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悲哀的是,两千年的发展,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实惠,清朝的底层人民,和汉朝底层人民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还在怪科技没有发展吗?别逗了,如果不改变分配模式,科技发展的成果永远只会由极小部分人享有。

汉朝时在织布机前辛苦织布的女工,和清朝时江南辛苦的踹匠,本质上来说毫无区别,两千年来,处境毫无改善。

无非是从纺麻,变成了纺棉,再后来变成纺什么涤纶或化学材料而已。

小主,

只要封建统治者放弃一部分私欲,给百姓留有一些钱财,让百姓从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解放一部分时间出来,那么什么科学什么技术什么文化,都会在华夏人民这个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中井喷式发展。

可惜,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统治者,而刘禅,愿意做第一个这样的统治者。

这是她的国家能够高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问完了人口和粮食的问题,刘禅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她一直在推行的修路,读书的问题,她就不用问诸葛亮了。

这两个问题一直都是她自己亲自抓的。

诸葛亮还要向刘禅汇报各地军队的事情,军官的任免,还有各个官员的升迁降贬问题,被刘禅摇着手拒绝了。

这种事情,她才不爱听呢。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她一直以来,虽然勤于军事,但她都只管她的五万虎贲军,这是她的立身之本,是除了她自己的超世之勇以外,最重要的一切。虎贲军的一切,她都从不假手他人。

至于地方军队,只要每支军队的统帅,比如张苞,关兴,赵统,姜维,王平,马忠,马岱等人,都是她最信任的心腹,就足够了,其他事情自然有这些统帅们自己去处理,还有诸葛亮作为朝政的执政者来统筹,需要她去操什么心。

当然,五万虎贲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会有折损有退休的人,需要从地方军队中补充人员,但补充进来的人,用不了多久,也都会被她的强大魅力征服,用不着天天去对地方军队费心。

不是她不重视地方军队,而是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相信有诸葛亮和那些优秀统帅们,地方军队永远都是她信得过的军队。

诸葛亮见刘禅拒绝听到官场上的事情,那着急拒绝的神色,仿佛听了会她自己的耳朵一样,也是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孩子,是前些年被政务烦到了吗?

这也怪不得她,前些年,她忙于和父亲争权夺利,她不想和父亲打仗,就必须掌握所有的政事,接下来,她又忙于登基称帝,更加需要自己亲自掌握政务了。

而现在,她的地位已经无比的稳固,军事也牢牢的掌握在她自己手里,政事她也不是不管,而是牢牢的抓着最核心的大事,这些小事,她当然是不太想管了。

谁让诸葛亮是她老刘家的天命打工人呢。

刘禅不但不听,还劝诸葛亮说,

“叔父,如今天下稳定,我们应该去抓住事务的大略方阵,至于那些小事,就不要事事亲力亲为了。

我的工作就是为天下人指明道路,同时成为大汉天下的图腾,拥有强大的军队,稳定天下的人心。

叔父的工作就是为我的工作提供具体执行的方式,安排合适的贤能的官吏来执行你的策略。

我不想太累,同样,我也不想叔父太累,本来不属于你的事情,属于麾下官吏的事情,我也不希望你揽在身上。”

诸葛亮笑着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