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平原地区,周围没有什么险峻高山,没有什么峡谷,也没有其他的天然地利,偏偏又是一个交通枢纽,这种地方,往往还有一个名字——四战之地。
这种名字,一般情况下既证明了这个地方的地理优越性,证明了这个地方的重要——在太平年间,这种地方往往还是会比较富裕的;但放在随时有战争风险的时候……
大宋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所以,赵匡胤其实心里面一直有着“要不要迁都”的想法。
只不过,迁都这种事情,绝不是随口一提的小事儿。
一来,选址方面大有讲究,如果要从开封迁过去,那么一定是这个地方比开封更好,不说方方面面都更好,至少综合起来要更好——特别是在防御条件方面,但是同时,交通运输也不能太差了。
这里,就排除了关中。
关中确实历史悠久,但那地方已经不合适作为一个王朝的京城了。
所以,赵匡胤其实一直以来的想法是洛阳。
可是洛阳吧,也有洛阳的问题,比如,洛阳的交通运输确实比开封差了一截,同时,因为在很长的时间中都不再是都城,所以洛阳自身的建设条件和开封更是存在了极大差距。
这就是第二个大问题了。
钱,钱,钱!
洛阳残破。
想要把这么一个地方变作一个合格的可以运转的京城,要花费多少钱财?要调动多少徭役?要消耗多长时间???
这些,大宋能够负担得起吗?
思及此,赵匡胤再次深深叹气。
他可还记得,在自己弟弟登基之后的那个发展中,蜀中就爆发了民变来着,要是他现在不管不顾一定要征发徭役跑去修筑京城,那谁知道会不会提前爆发大规模的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