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种火炮(上)

再次说明下,明制一斤等于十六两。每两约为后世的37.3克。每斤约等于后世的590克至598克,也就是将近后世的一斤二两(1.2斤);明制每步的长度,是左右两脚各向前迈出一步之和,约为后世长度的1.55米。

因此“四斤炮”的炮弹重量约为后世的4.8斤;“六斤炮”炮弹重约为7.2斤;“九斤炮”炮弹重约为10.8斤;“二斤速射炮”炮弹重约为2.4斤。

杨林设计的这四种炮除了速射炮之外,其它三种火炮都是参考了“红夷大炮”的样式和性能。因为历史和实战证明,红夷大炮射程远、威力大,在辽东战场曾给予了后金军重大杀伤,是克敌制胜的利器。

他虽然更中意拿破仑时法军的野战炮,但是法国人的火炮太重了,即便最轻的四磅炮也要达到千斤左右。这种糟糕的机动性不适合应对后金军。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红夷大炮做为新火炮的设计蓝本。

为了让新式火炮更加优异,杨林不仅在样式、口径倍数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科学优化,还对炮架、弹药箱和炮车等也进行了相关设计。同时也设计了一批用于火炮操作和维护保养用的工具。以便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射击持续性和使用寿命。

虽然火炮没有参考法军的,但是其功能和定位却参考了法军的。其中“四斤炮”对应的是拿破仑时期法军的“四磅炮”。这是一种轻型野战炮,为步兵提供直瞄火力支援。

根据十七世纪欧洲军队的记载,野战炮最佳口径比(口径与炮管长度的比例)理论上在17倍至18倍时,火炮的性能最佳(如弹道稳定性、射程、威力和机动性)。但在实战中,野战加农炮最佳口径比多在18倍至25倍区间。

为了增加射程和威力,弥补目前铁制火炮与青铜制火炮之间的差距。杨林把“四斤炮”的口径加大,设计为明制2.8寸(约为后世的90毫米),炮管长度为口径的20倍,暨5.63尺(约为后世长度的1.8米)。

全炮重量(含炮架、炮车、弹药箱)约为450斤至600斤。需要2匹或3匹马拖拽。有效射程420步(平射约650米),最大射程700步(约1080米)。

该炮属长身管轻型加农炮,需三人操作。每分钟射速2至3发。如炮手训练有素,射速可达到每分钟4发。适合快速部署抢占射击要点,掩护部队展开和后续火炮的部署。并可有效驱逐敌军骑兵骚扰和步兵进攻。还可以跟随步兵前进,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

“四斤炮”备弹35发,其中实心弹25发,葡萄弹和榴弹(开花弹)各5发。为了降低炸膛概率,炮身上增加了数道铁箍进行加固。

葡萄弹类似于霰弹,但它通常由多个小型球形弹丸(铁丸或铅丸)网兜、隔板或弹壳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象葡萄样的发射体。发射后,弹丸在火药冲击下向四下飞散,形成大面积的立体杀伤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