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地看着属于他的那盏灯,一点点地融入星河,消失不见。
另一边,周启明这哥们儿,一路狂奔,跑到了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
他看见一群盲人渔夫,正教孩子们用海浪的节奏编歌。
这画面,太治愈了!
周启明赶紧接入共感终端,发现这些歌曲,已经被浮游生物自动记录下来,并通过洋流传播到其他海域。
这简直就是……海洋版的互联网啊!
他激动地取出振动笔,在礁石上刻下了最后一句语脉:“从前我们怕遗忘,现在我们知道——记住的方式会进化。”
当天晚上,风暴突然来袭,巨浪滔天。
所有的灯笼,都被无情地吞没。
第二天清晨,人们以为一切都毁于一旦,彻底凉凉了。
结果却发现,海底的沙床上,无数荧光生物,正沿着灯笼的残骸,排列成新的旋律图案!
它们持续发光,整整十七个小时!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奇迹!
林晚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她决定重启女儿的房间,不再把它当成禁地。
她走进房间,打开衣柜,找到了一件旧毛衣。
这毛衣的袖口上,歪歪扭扭地绣着几个字:“妈妈最好”。
这几个字,是女儿小时候绣的。
虽然绣得不好看,但却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林晚没有把毛衣收藏起来,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拆开了毛衣的线头,把羊毛混入花园的土壤,作为新一批“记忆蔷薇”的培育基质。
三天后,首批幼苗破土而出。
这些幼苗的叶片,呈现出柔和的米黄色,摸起来就像织物一样柔软。
当林晚轻抚其中一片叶子时,叶子的背面,缓缓浮现出一行稚嫩的笔迹:“你织的毛衣暖,但现在我不冷了。”
林晚再也绷不住了,她抱着花盆,坐在夕阳下,终于哭了出来。
但她又笑着把脸埋进叶片间,感受着女儿的温暖。
林晚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接下来,该轮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