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
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双方士兵的尸体。
李长顺清点人数,发现又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
他坐在坍塌的掩体上,望着手中二娃子那半块硬饼。
饼已经发霉变质,就像他们曾经寄托的希望,远处的黑暗中,日军的篝火连绵不绝,如同嗜血的狼群眼睛。
他想起方孝树连长的话:“此刻拖住鬼子,保住种子,才是真汉子。”
也许,这些残破的工事终究还是起到了它们的作用,它们给了士兵们一个战斗的理由,一个赴死的借口。
在这段防线上,真实勇气正在绽放。
。。。。。。。。。。。
1937年11月12日凌晨五时三十分,上海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派遣军司令部内已经灯火通明。
连日的激战终于以华夏军队的主力撤退告终,但松井石根的脸上看不到丝毫喜悦。
指挥室内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紧张的气氛。
作战地图铺满了整个长桌,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部队的位置和推进路线。
参谋军官们面色疲惫,但都强打精神等待着最终指令。
松井石根站在地图前,双眼布满血丝,手中的指挥棒重重敲击在太仓和昆山的方向。
“立即给各师团发令!”他的声音嘶哑而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第2师团,第9师团,第12师团,第13师团等正面进攻部队立即向太仓,昆山方向追击!
绝不能让华夏军队有喘息之机!”
参谋长饭沼守少将迅速记录命令,但眉头紧锁,他谨慎地提醒道:“司令官阁下,各师团经过连日激战,伤亡严重。
第9师团减员超过三成,第13师团的弹药补给也尚未完全到位。
士兵们疲惫不堪,是否先休整半日,待。。。。”
“不行!”松井石根猛地拍桌,震得桌上的茶杯嗡嗡作响:“华夏军队撤退时秩序井然,若给他们时间构筑防线,我们将付出更大代价!立即追击!”
他快步走到作战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太仓位置,语速快而坚决:“第9师团沿沪太公路追击,务必在今日傍晚前抵达太仓。
第2师团向浏河方向迂回,切断华夏军队向常熟方向的退路。
第13师团沿京沪铁路线推进,目标是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