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豆裹紧破旧的军装,呵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寒风中迅速消散。
他的手指因长时间握枪,以及时不时的近身搏杀,留下数道血口。
但比身体上的痛苦更难以忍受的,是眼睁睁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的精神折磨。
“小豆子,统计一下我们连还剩多少弹药。”新任连长周海拖着受伤的右腿,一瘸一拐地走来。
原连长赵大虎牺牲,周海原是三连的副连长,因伤亡过大,各连被迫合并整编。
李小豆默默清点着弹药箱,脸色越来越凝重:“连长,步枪子弹每人不到二十发,手榴弹只剩五箱,轻机枪子弹更少,只够两个弹匣。”
周海沉重地点点头,望着阵地前方密密麻麻的日军尸体:“小鬼子也好不到哪去,他们的进攻越来越弱了。”
确实,整个锡澄防线陷入了诡异的僵持状态。
自十一月底以来,日军虽然每天仍发动数次进攻,但规模和强度已大不如前。
而国军方面,由于伤亡惨重和弹药短缺,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反击。
双方就像两个精疲力尽的拳击手,明知对方已到极限,却都没有给予致命一击的能力。
无锡城外的集团军前指掩体内,煤油灯的光晕在潮湿的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站在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眉头紧锁。
地图上,红色和蓝色的箭头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象征着过去一个月来惨烈无比的拉锯战。
“诸位,情况已经十分明朗。”集团军总司令的声音在低矮的掩体内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环顾在场的各位高级将领,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19集团军总司令,第15集团军总司令,以及各军师长。
掩体外,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炮声,提醒着所有人这里距离前线不过十余里。
第15集团军司令率先开口,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锡澄防线的位置:“我军依托既设国防工事,已与日军鏖战近20天。
据各部队统计,我军伤亡已超九万,但日军损失亦不下四万。
目前战线总体稳定,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但我军弹药储备已接近枯竭,许多部队步枪子弹每人不足二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