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洛夫的声音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只是在确认一次例行巡逻:“明白,BOSS。
任务优先级:最高。
目标:第十军驻地,查明宪兵大队长一条悠介状况及敌军动向,并向一条悠介传达您的命令。
要求:隐蔽侦察,避免接触,24小时内初步汇报。
任务要点确认无误。”
“很好。”周正青补充道:“授权你在必要时,使用致命性手段排除障碍,但核心是获取情报并安全撤离,祝你好运。”
“收到授权,小队立即出发,通讯完毕。”马卡洛夫的声音干脆利落,随即通讯链接中断。
。。。。。。。。。。。。
1937年12月8日清晨5时30分,锡澄防线上空突然亮起三道刺眼的红光,军发射的信号弹在黎明前的夜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紧接着,从长江方向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如同远方的闷雷,却又带着某种机械特有的规律性。
有经验的老兵立刻辨认出这是日军驶入长江那些小型驱逐舰,炮艇,舰炮齐射的声音。
“趴下!全部趴下!”各级军官的警告声在阵地上回荡。
但警告声很快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
第一波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锡澄防线上,距离江岸最近的第112师阵地首当其冲,巨大的冲击波让大地剧烈颤抖。
第112师师长霍守义在指挥所内感受到地面的剧烈震动,顶部的尘土簌簌落下。
电话铃急促响起,前沿观察哨报告:“日军舰炮开始轰击,至少有六艘敌舰参与炮击!”
几乎与此同时,防线后方传来更加密集的爆炸声,日军陆军炮兵群开始发言。
配置在后方的日军独立重炮兵联队的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以及三八式75毫米野炮,组成了一道毁灭性的火力网。
炮弹在此时堪比倾盆大雨,震撼整片大地,以及在地面上挣扎的华夏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