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明天鬼子就站在这里画了

秦淮河的支流已被尸体堵塞,河水变成深红色。

战士们饥渴难耐时,只能喝一口血水继续战斗。

战斗至黄昏,秣陵关守军仅存不足千人,这时,南京卫戍司令部传来命令:“阻击任务已完成,立即向南京城转进。”

师长李江将指挥部设在最后的防线,一座废弃的磨坊内。

他知道,此时撤退比坚守更加艰难。

日军已经形成半包围态势,必须有人断后。

“三营负责断后,其他人员分批撤退。”李江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伤员先行,能走的搀扶不能走的,一个都不能落下。”

断后部队的士兵们默默地将剩余弹药集中,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没有一人退缩。

营长周振强站在队伍前,只说了一句:“让弟兄们活着回南京。”

撤退在夜幕掩护下开始。

伤员们相互搀扶,沿着预先侦察的小路悄无声息地移动。

断后部队在关键路口设置阻击点,用生命为战友争取每一分钟。。。。

日军很快发现守军的撤退行动,立即发起追击。

断后部队在一处狭窄河湾设伏,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射程时,所有武器同时开火。

这场夜战持续了整整两小时,断后部队最终全部殉国,但他们为撤退的弟兄赢得了宝贵时间。。。

黎明时分,当幸存守军抵达南京城外防线时,清点人数仅存六百七十三人。。。。。

。。。。。。。。。。。

黄昏,南京城墙内外化作巨型工地。

随着外围阵地相继失守,卫戍司令下达紧急命令,24小时内完成各阵地强化工程。

这座六朝古都的每一块砖石,此刻都成为抵挡日军钢铁洪流的最后屏障。

工事构筑充满悲壮的临时性。

在光华门段,第87师工兵营发现预设的钢筋混凝土掩体竟露出腐烂的竹条,原承包商的偷工减料此刻成为致命隐患。

营长周振强怒极拔枪,当场击毙两名临阵脱逃的民工,随后亲自率部扛起金陵机器局废弃的铁轨加固城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