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们立刻下令,将主要兵力和火力点,尽可能部署在城墙内侧的根部,或者利用城墙内壁的弧度构造避弹掩体。
虽然剧烈的震动依然造成不少伤亡,但这巧妙利用物理规律的应对,竟让二四零重炮的毁灭性效果大打折扣。
许多炮弹徒劳地在城墙外壁炸出浅坑,或者飞跃城墙在城内空旷地带爆炸,未能有效杀伤核心守军。
松井石根在观测所里看到这一幕,脸色铁青。
他寄予厚望的“决胜兵器”,似乎砸在了一团坚韧的棉花上。
午后,通济门,此处是与光华门,中华门等一同被日军列为重点攻击的目标。
炮击暂歇,战场上出现了诡异的平静。
烟尘尚未散尽,能见度很低。
一队约三十余人,穿着破旧棉袄,扶老携幼,惊慌失措的“难民”,哭喊着从日军阵地方向跌跌撞撞地跑来,朝着通济门紧闭的城门和临时加固的缺口涌来。
“开门!求求长官开门啊!鬼子在后面追!”带头的一个中年男人声音凄厉,满脸黑灰,看不出本来面目。
守军营长皱紧了眉头。
收容难民是道义,但值此激战正酣之际,万一有诈。。。
就在犹豫的当口,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城墙根下的防炮洞里钻了出来。
是王阿毛,一个父母在前期轰炸中双亡的孤儿,被士兵们收留在阵地上帮忙干点杂活混口饭吃。
他浑身脏兮兮的,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清澈。
王阿毛好奇地打量着越来越近的“难民”,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几个“难民”的脚上。
虽然他们穿着破旧的布鞋或草鞋,但裤脚抬起时,阿毛瞥见了他们脚踝处露出的,一种独特的的黄色制式布袜,他在被打死的日本兵脚上见过一模一样的东西!
“王营长!他们是鬼子!”阿毛像只受惊的兔子,连滚带爬地冲到营长身边,扯着他的裤腿,指着下方尖声叫道:“看他们的脚!袜子!鬼子的袜子!”
营长一个激灵,举起望远镜仔细看去。
果然,在那些“难民”匆忙混乱的脚步间,黄色的分趾布袜若隐若现!
这是日军士兵穿在军靴里的标配,普通中国难民绝无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