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明代修建的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有些涵洞足以容纳单人通过。
“找到它了!”一名工兵兴奋地报告。在炮火掩护下,他们终于在城墙与山体结合部找到一个明代排水涵洞,虽被部分堵塞,但清理后足以让瘦小的士兵钻入。
“松本小队,突击!”井上命令道。
十余名精瘦的日军工兵脱下厚重的外套,只携带短刀和手枪,依次钻入黑暗的涵洞。
他们像老鼠一样在污秽中爬行,希望通过这条隐秘路径潜入城内,里应外合。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未完全逃过守军的耳目。第36师炊事班长老杨头在取水时,隐约听到地下传来异响。
他将耳朵贴在地面,脸色骤变。
“小鬼子钻下水道了!”老杨头奔回阵地报告。
师长当即命令炊事班负责处理这一危机。
于是,一场另类的战斗在排水涵洞口展开。
“烧油!快!”老杨头指挥炊事班将原本用于做饭的食用油烧沸,然后对准洞口倾泻而下。
惨叫声顿时从洞内传出,持续不断,凄厉异常。
滚油流过的地方,连污水都沸腾起来,潜入的日军士兵在狭窄空间内无处可躲,活活被烫死。
这一夜,惨叫声几乎没有停歇。
每当日军试图通过涵洞潜入,守军便用滚油,开水甚至点燃的煤油招待。
排水系统成了死亡通道,无数日军士兵葬身其中。
然而,守军低估了日军的决心和涵洞的复杂程度。
凌晨时分,一支日军小队通过一条未被发现的支线,成功潜入城内。
他们迅速占领了钟楼制高点,建立机枪阵地。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照亮南京城时,太阳旗已经在钟楼上飘扬。
日军的机枪从制高点向城内守军扫射,造成了巨大恐慌和混乱。
消息传到光华门和通济门时,守军意识到大势已去。
城墙已破,日军多路突破,制高点失守,再坚守只会导致全军覆没和被屠杀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