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遭到袭击,有人盲目扣动扳机,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杂乱无章。
“突入!”马卡洛夫的声音冷静而短促,透过MP36冲锋枪的枪栓拉动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
三人突击小组呈标准三角队形突入。
铁锤作为尖兵率先突入,枪口左右摆动覆盖前方180度扇形区域。
镰刀和红星分别占据左右两侧,负责清除角落和侧翼威胁。
这种队形确保了火力的最大覆盖面和队员间的相互保护。
铁锤居前,MP36冲锋枪枪托紧抵肩窝,进行威胁扇形扫描。
镰刀在左翼,M1918A1勃朗宁自动步枪专瞄军官和机枪手。
红星在右翼,MG34轻机枪呈低姿态警戒,手指轻贴扳机护圈。
三人构成一个完美的进攻三角队形,彼此间距2米,覆盖角度互补无死角。
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地下掩体宽阔如地下城堡,发电机轰鸣,电灯摇曳,但此刻已乱作一团。
突然遭受袭击的华中派遣军的参谋们惊慌失措,有的试图组织抵抗,有的则四处逃窜。
五名手持军刀的军官,从右侧办公室冲出,试图白刃近战。
镰刀的勃朗宁自动步枪“砰!砰!砰!” 三发点射,精准命中前三名军官的眉心。
距离仅不到十米,对这位精英突击手而言如同贴脸射击。
后两名军官愣神的瞬间,铁锤的MP36一个短点射。
“哒哒哒”,子弹击中胸腔,冲击力将他们狠狠撞回办公室。
左翼走廊,一个班的卫兵在曹长指挥下,架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试图压制。
“红星!”马卡洛夫简短下令。
红星的MG34瞬间咆哮,长长的火链扫向人群,在狭窄的通道中,MG34如同撕布一样扫倒大片守卫。
镰刀趁机补枪,击毙领队的曹长。
失去指挥和重火力的日军顿时溃散。
“左侧走廊,五人小队!”蜘蛛发出预警,同时提供实时情报:“领头曹长,持手枪,第三名士兵携掷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