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大使馆准备办展

借着福尔摩斯系列在英国掀起的热潮,大使馆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主动与英国外交部门洽谈合作,计划在圣诞节前举办一场中国文化宣传展。

这场展览的核心是展示中国瓷器的雅致精美,同时辅以茶叶与茶道文化的介绍,让英国民众能更直观地感受东方文明的韵味。

展品的筹备工作,自然落到了顾从卿肩上。

虽说他作为福尔摩斯作者的身份始终未曾公开,但借着这本书的影响力,经麦克米伦出版社主编牵线,他已结识了不少英国上层社会的人士。

这些人里,不乏痴迷收藏的爱好者,其中许多人都珍藏着数量可观的华夏瓷器。

从温润的宋瓷到艳丽的明清彩瓷,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重量。

顾从卿先是草拟了一份详细的借展清单,标注了所需瓷器的年代、品类与风格,随后便开始逐一拜访这些收藏家。

得益于福尔摩斯带来的“情面”,再加上他谈吐得体,知识量储备大,总能与对方聊到一处去。

当他说明来意,提及这场展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时,收藏家们大多十分乐意支持,纷纷表示愿意借出自己的珍品。

有位伯爵甚至笑着打趣:“能为福尔摩斯的‘朋友’帮忙,是我的荣幸。

何况这些瓷器本就该让更多人看见它们的美,不是吗?”

短短几周,顾从卿便敲定了大部分展品,从青花缠枝纹碗到粉彩花鸟瓶,一件件都堪称精品。

看着清单上整齐排列的展品名称,他仿佛已能想象到展览开幕时,英国民众驻足欣赏这些东方瑰宝的场景。

这场文化展,不仅是一次文明的对话,或许也会成为中英两国友谊的又一段佳话。

顾从卿挨家挨户登门拜访那些收藏家,洽谈借展事宜时,过程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对于这些收藏家而言,藏品的吸引力除了源自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其背后潜藏的价值亦是他们看重的重要因素。

而顾从卿笔下的福尔摩斯系列正值火爆,书中穿插提及的一些中国瓷器与相关文化元素,恰好勾起了英国民众对东方瑰宝的浓厚兴趣,无形中也为这些收藏家手中的瓷器增添了几分关注度与潜在价值。

更重要的是,尽管此次是顾从卿亲自出面,但他代表的是大使馆,这份官方身份让收藏家们多了一份安心。

他们深知,这些承载着文化重量的瓷器借出后,定会得到妥善的保管与珍视,不必担心出现损坏或遗失的问题。

顾从卿被管家带着敲响老勋爵书房的门时,正听见里面传来瓷器碰撞的轻响。

老勋爵戴着白手套,正小心翼翼地擦拭博古架上的青花鱼藻纹罐,见他进来,摘下手套笑了:“顾先生倒是比约定时间早了十分钟,看来对这件宝贝很上心?”

“实在是博物馆的展览迫在眉睫,晚辈心急了。”

顾从卿欠了欠身,目光落在那只青花罐上——瓷面莹润,游鱼姿态灵动,正是他清单上最想借展的珍品。

老勋爵摩挲着罐口:“你写的福尔摩斯故事里,那个叫华生的医生提到过类似的瓷器,说‘东方的釉色里藏着千年的秘密’,这话倒是说到了我心坎里。”

他忽然话锋一转,“不过借展可以,我有个条件。”

顾从卿心里一紧:“勋爵请讲。”

“展签上得注明,这是‘私人收藏借展’。”老勋爵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可不想让别人以为,我把宝贝捐给博物馆了。”

顾从卿笑了:“这好办,不仅要注明,还要把您的名字写上。

毕竟能让观众欣赏到这样的珍品,离不开您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