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蝗虫之灾

车驾没插龙旗,只用青布遮顶,看起来像支寻常的赈灾队伍。

越往北走,景象越触目惊心。原本该金黄的田野,如今只剩光秃秃的田埂,灾民们跪在路边,把草根往嘴里塞。

小主,

有个穿破棉袄的孩童,手里攥着只蝗虫,正怯生生地往嘴里送,被母亲一巴掌打掉,母子俩抱着哭作一团。

“停车。”

朱五六掀开车帘,沈落雁连忙递上虫粉窝头。

他接过,走到那对母子面前,把窝头塞进孩子手里。

“别怕,这是用蝗虫做的,能吃饱。”

孩子的母亲抬头,看清他的脸,忽然磕头如捣蒜。

“是陛下!陛下亲自来了!”

哭声惊动了周围的灾民,黑压压的人群跪了一片,有人举着啃剩的树皮,有人捧着死蝗,七嘴八舌地喊:“陛下,救救我们!”

朱五六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被蝗虫啃成骨架的村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朕知道你们苦。现在,男丁随禁军去挖防火沟,妇女跟着沈姑娘学撒药粉,老人孩子去河边洗蝗虫 —— 记住,每做一件事,都记在考绩册上,灾过之后,加倍还你们粮食!”

人群里忽然站起个瘸腿的汉子,是当年参与南水北调的石匠。

“陛下,咱信您!当年修渠,您说按绩给粮,咱真的吃上了白米饭!”

灭蝗的法子渐渐传开。

白天,沈落雁带着农妇们在田里撒药粉,青布头巾上落满草木灰;夜里,呼延燕领着猎户们用火攻,火把连成的长龙在旷野里蜿蜒,像条活过来的火龙。

玛丽娅也带着西域工匠赶来,她把硝石粉和硫磺按新比例调配,制成的 “灭蝗药” 撒在地里,蝗虫爬过就会抽搐死去。

她的琥珀色眼睛熬得通红,却总在试验成功时,对着朱五六露出个沾满灰的笑。

阿蛮的 “蝗虫酱” 成了救命粮。

她教灾民把蝗虫焯水去翅,和着野菜、盐巴捣成酱,装在陶罐里能存半月。

有个老婆婆尝了口,抹着眼泪说。

“这酱比当年逃荒时吃的观音土,不知强多少倍。”

考绩司的账册上,每日都添新记录:

“王五,一日挖防火沟三丈,记优,赏米一升。”

“赵六家,上交蝗虫二十斤,换粟米十斤。”

“玛丽娅,改良灭蝗药配方,记特等功,赏锦缎十匹。”

但是这些都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