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者成员也注意到了变化,他们的警惕和紧张明显增加。
“你们看到了吗?”林暮秋对收割者喊道,“这个系统不接受强制。我们必须停止对抗,共同面对这个情况。”
收割者领导者犹豫了,显然内心在权衡风险和收益。最终,他做出决定:“所有人,降低武器,但保持警戒。”
随着双方姿态变得不那么敌对,悬浮的能量球似乎减缓了接近速度,但仍保持警戒状态。中央装置的水晶球继续高速旋转,现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立体图案,中心点的光芒尤为强烈。
“它在等待某种反应或决定,”林暮秋分析道,“可能是在评估我们的意图。”
经过简短讨论,苏雨晴和收割者领导者达成一个临时协议——双方都暂时放下敌对行动,共同研究如何安全与系统交互,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但你们必须撤除安装在中央装置上的干扰设备,”苏雨晴坚持,“它可能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不稳定。”
收割者领导者不情愿地同意,命令他的人移除干扰装置。随着设备被撤除,中央装置的旋转变得更加平稳,光芒也温和了许多。
“现在,”林暮秋说,看向中央装置,“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交互方式。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设备,而是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
两组人员谨慎地接近中央区域,保持一定距离观察水晶球的变化。林暮秋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在感知中,尝试理解系统的“语言”和逻辑。
慢慢地,他开始感受到一种模式——水晶球的旋转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某种类似音乐的节奏,每个球体代表一个“音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旋律”。
“我想我明白了,”他睁开眼睛,兴奋地说,“它在等待我们的回应——一种能量交流。就像一场对话,它已经打了招呼,现在等待我们回应。”
在简短解释后,林暮秋开始尝试通过控制自己的源力波动,模仿水晶球的节奏和模式,创造一种“和声”。这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精确控制,几乎是一种艺术形式。
初次尝试失败了,水晶球的旋转变得不规则,似乎在“困惑”。但林暮秋没有放弃,调整能量输出,再次尝试。第二次,第三次。。。每次都有微小的进步,系统的反应逐渐变得积极。
苏雨晴和另一名源士也加入进来,在林暮秋的指导下,尝试创造一种多重源力“和声”。令人惊讶的是,收割者中的一名源力使用者也自发加入,增添了另一种“音色”。
第七次尝试时,奇迹发生了。水晶球的旋转突然变得异常和谐,中心点的光芒形成一道光柱,直冲大厅顶部。光柱中,无数图像和符号如瀑布般流淌,速度快得几乎无法辨认。
“它在共享信息,”科学家惊呼,仪器疯狂记录着数据,“能量模式显示这是某种广谱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