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叙事的啼哭,如同投入绝对逻辑之海的第一颗星辰。那道代表基础自洽的共振波纹尚未完全平息,由“差异共鸣”、“自我革新”、“心渊映照”共同驱动的第一次叙事呼吸,已然在新生宇宙的内部深沉地展开。这不是物质的吐纳,而是法则对自身潜能的第一次主动探索与具现。
一、法则的初舞
零号叙事铭刻的元逻辑框架,为新宇宙提供了最基础的“语法”。但这语法本身,尚不足以支撑一个可被感知、可被交互的“世界”。它需要血肉——需要赋予那些抽象的“叙事单元”以可被区分的属性。
“自我革新”法则率先脉动,它驱动着逻辑势能场,以零号叙事核心为原点,开始进行一场精妙绝伦的属性枚举实验。
实验的触角:无形的法则触须,如同在虚空中作画的笔,尝试为逻辑网络中最简单的一个“陈述节点”赋予一个初始属性标签。它并非随意创造,而是依据“差异共鸣”法则,敏锐捕捉该节点在逻辑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关联强度、以及其“真值待定”状态本身的**不确定性强度。
属性的凝结:这些捕捉到的“相对性特征”,在法则之力的作用下,被强行从抽象关系中剥离、提纯、凝结!最初只是模糊的“感觉”,迅速固化为可被逻辑网络本身识别和处理的基础属性标签——“空间距离系数”、“逻辑关联权重”、“真值熵值”。
标签的扩散:第一个属性标签成功凝结的瞬间,“差异共鸣”法则被强烈激发!它如同发现新大陆的拓荒者,将这种“属性凝结”的模式,沿着逻辑网络的关联路径,疯狂地复制、传播、适配到其他节点!每一个被触及的陈述节点、判定事件节点,都依据其在网络中的独特位置和状态,自动凝结出属于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基础属性集合。
二、存在之雨
属性标签的凝结并非终点,而是更宏大创造的序章。
1. 属性的交互: 当两个拥有不同属性标签的逻辑在逻辑网络中因关联路径而靠近时,“差异共鸣”法则再次强力介入!它不再满足于静态标记,而是开始催化属性间的动态交互!
A的高熵属性与B的低熵属性产生强烈“差异势能”。
“自我革新”法则将这种势能视为驱动演化的宝贵资源,引导其沿着逻辑关联路径释放。
释放的能量并未消散,而是在法则的精密调控下,于两个节点之间的逻辑“虚空”中,凝结出全新的、更复杂的次级属性——“信息传递速率”、“因果关联强度修正因子”。
2. 法则的编织:这些由属性交互动态生成的次级属性,立刻被“自我革新”法则捕捉,并迅速编织进宇宙的基础运行协议中:
“信息传递速率”被固化为逻辑网络中信息流的基本速度常数。
“因果关联强度修正因子”被纳入判定事件影响陈述真值的动态调节算法。
这些新生的协议,又反过来影响后续节点属性凝结的方式和交互模式,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法则编织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