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通讯战的胜利

这天,他听着广播里断断续续传来的戏曲声,突然一拍大腿。

“有了!”

他冲进林好的办公室,激动得满脸通红。

“大帅!我有法子了!咱…咱在‘黑风之声’里头,加个说书的栏目!不!是唱戏!也不对…是…是广播剧!”

林好正对着一堆土豆发愁(最近产量又上来了,仓库有点装不下),闻言抬起头:“广播剧?啥玩意儿?”

“就是…就是编个故事,有鼻子有眼的,每天播一段!”李墨涵比划着,“咱把真真假假的消息,都编到故事里头去!让小鬼子猜!让他们听得云里雾里,真假难辨!”

林好眼睛亮了。

(这老李…脑子可以啊…)

“行!就这么干!你负责编!要离奇!要曲折!要能把小鬼子绕进去!”

于是,“黑风剧场”栏目横空出世。

李墨涵亲自操刀,编剧、导演、配音一把抓,拉上了几个嗓门大的士兵,开始了他们的“演艺生涯”。

第一出戏,叫《黑土地剿匪记》,讲的是一个叫“林大帅”的英雄人物,如何带领弟兄们打鬼子、斗地主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剧情嘛…只能说天马行空。

什么“林大帅夜观天象,算出鬼子要偷袭”、“王大彪单枪匹马闯敌营,缴获机关枪一百挺”、“李先生妙计安天下,用苞米面子困住敌人大部队”…

简直是神话故事。

哈霜城,东岛军监听站。

小林和其他几个监听员,最近迷上了一个新的“娱乐项目”。

每天到了固定时间,他们就守在监听设备旁,不是为了捕捉什么军事情报,而是为了听“黑风剧场”。

“快快快!开始了!今天讲到哪儿了?”

“昨天说林大帅用土豆把鬼子的坦克砸坏了…这也太扯了吧…”

“嘘!别说话!听听今天李先生又出什么馊主意了…”

田中信一少尉看着手下这帮“不务正业”的家伙,气不打一处来。

但他自己…嗯…偶尔也会竖起耳朵听听。

(这剧情…虽然荒诞…但万一…万一里面藏着什么呢?)

“反监听小组”很快就利用了这一点。

李墨涵在“广播剧”里,开始有意无意地夹带私货。

比如,剧中人物闲聊:“唉,最近‘老王家’那头不太平,听说丢了好几头猪…”

实际上,“老王家”可能就暗指王大彪的部队,“丢猪”可能就是部队要转移。

又比如,剧中旁白:“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一片祥和景象,殊不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这可能预示着第二天黑风寨要有军事行动。

东岛军监听员们绞尽脑汁,试图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里破译“密码”。

他们把剧中人物的名字、地名、甚至提到的农作物都记录下来,反复分析。

搞得比研究真正的密码还投入。

冷雨的“反监听小组”甚至玩起了“反向剧透”。

他们在“广播剧”里煞有介事地“预告”:“下集预告!林大帅决定,明日将亲率大军,猛攻哈霜城!”

东岛军信以为真,紧急调集部队加强哈齐尔的防御。

结果,第二天,黑风寨的主力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防守空虚的煤岗外围,打了东岛军一个措手不及。

煤岗据点的东岛军指挥官收到求援电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纳尼?!黑风寨的主力…不是要去哈齐尔吗?广播里…广播里明明是这么说的!”他愤怒地咆哮着,把收音机都砸了。

(八咔!又被耍了!)

“黑风剧场”不仅把东岛军耍得团团转,还在根据地内部意外爆红。

老百姓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搬着小板凳,围坐在村口的喇叭下,听“林大帅”和他的英雄们的故事。

“哎呀妈呀,这‘黑风剧场’,可比那庙会唱大戏带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