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短暂的和平与战后规划

他指着远处一片刚开垦出来的坡地:“尤其是土豆!都给我往死里种!这玩意儿产量高,顶饿!”

土地改革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根据地军民的热情。

春耕备耕的号角吹响,整个黑风山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和农场。

男人们扛着锄头,牵着牲口(有些还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骡马),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

林好也没闲着,凭借着脑子里那些模糊的农业知识,再加上【万物皆可盘】时不时蹦出来的“土味灵感”,指导大家改良农具,比如把几把破锄头焊接起来,搞出个简易的“多铧犁”;又或者指导大家挖坑堆肥,利用人畜粪便、草木灰搞“土法复合肥”。

这些在林好看来自是常识的操作,落在李墨涵和百姓眼里,又是“神乎其技”了。

“大帅真乃神人也!连种地都懂这么多门道!”

“这土豆长得,肯定比去年好!”

农业搞得热火朝天,手工业也没落下。

林好鼓励大家利用山里的资源,开办小作坊。

破庙旁边搭起了简易的棚子,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那是铁匠在修理农具,甚至尝试仿制一些简单的武器零件。

妇女们则被组织起来纺线织布,虽然土布粗糙,但好歹能遮体御寒。

还有人尝试用山里的野果酿酒,用土法榨油,烧制陶罐……一切都显得原始而充满活力。

李墨涵则被林好委以重任,在山洞里办起了“扫盲班”和“干部培训班”。

一群大字不识的糙汉子和半大孩子,挤在昏暗的土洞里,跟着李墨涵摇头晃脑地念着“天地玄黄”。

虽然进度缓慢,笑话百出,但知识的种子总算开始播撒。

陈博文也没闲着,他带着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捣鼓着简易的卫生所,用土法熬制草药,宣传基本的卫生知识,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要烧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甚至用上了卡秋莎送来的那台宝贝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小虫子”,试图向大家解释疾病的来源,虽然大部分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但对这位“洋先生”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当然,林好最关心的还是军事。

东岛军虽然撤了,但威胁仍在。

缴获的武器弹药被优先补充到一线部队,训练一刻也没有放松。

尤其是炮兵和坦克兵这两个“宝贝疙瘩”。

炮兵训练场上,依旧是鸡飞狗跳。

王大彪扯着嗓子,用他那套“土匪流炮击心得”指导着学员。

“都给俺瞅准了!风往东刮,炮口就往西偏一点!感觉!要靠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