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接过刘昆亲笔手书,指尖一挑,火漆应声而裂。
他展开书信,目光沉凝,逐字细读。
阅毕,沉默良久,指节无意识地叩击剑格,发出规律而冷峻的轻响。
他抬眼望向南方,目光如刀,仿佛要穿透重重山峦,直抵长江彼岸。
片刻后,高顺对信使沉声道:“回复大将军,顺必克尽全功!”
信使躬身领命,转身疾步下城,马蹄声渐行渐远,最终消逝在暮色苍茫之中。
一旁的高雄快步上前,眼中仍燃着未熄的战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将军!是否直取寿春?末将愿为先锋!”
他握刀的手青筋暴起,甲叶铿鸣作响,战意如潮。
高顺闻言,却缓缓摇头,玄色披风在晚风中翻卷如墨云:“不,大将军另有重任。”
高雄浓眉紧锁,满脸不解地问道:“什么?此时兵锋正盛,寿春唾手可得,岂非天赐良机?”
高顺骤然转身,甲胄铿然作响,目光如冰锥刺来,冷厉如霜:“军令如山,岂容妄议?”
一字一句,如重锤砸落,四周将士无不屏息垂首,连呼吸都悄然收敛。
随即,高顺厉声喝令亲兵:“升帐!击鼓!”
战鼓顿时隆隆作响,声震四野,召集众将议事。
翌日黎明,高顺留下一万大军驻守阴陵,亲自率领三万安东都护府精锐南下。
大军如黑色洪流般涌过新占的城池,铁甲映着晨光,直指长江方向携雷霆之势南下。
刘昆所下的军令,正是命高顺急援南下的王凌部。
在此之前,王凌早已率八千兵马自淮陵城出发,乘水军战船,经东城直扑九江南面的全椒、阜陵等县。
并非王凌无力攻克全椒、阜陵这两座小城——事实上,他几乎兵不血刃便已拿下二城。
真正令中枢震动的,是校事府密报:江东将有重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