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不羁的郭嘉与忠厚持重的荀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慰。
郭嘉甚至对诸葛亮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贾诩狭长的眸子惊异地瞟了一眼这个年轻人,随即又垂下了眼皮,继续闭目假寐。
但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然泄露了他内心的波动。
而许攸眼中精光一闪,对于这个向来彬彬有礼的荀攸得意门生,他也是期待得很。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颌下三缕长须,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诸葛亮继续道:"贾先生忧心北疆,乃老成谋国之言。蒙州不容有失,关、赵两位将军虽然智勇双全。"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的蒙州位置,"然丁零势大,确实需要强援。然正如老师所言,大军北上,路途遥远,缓不济急,且易错失平定淮南之良机。"
"故亮思得一策:"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向刘昆,"大将军可亲统主力,继续南征,速克寿春,平定伪帝。”
“此举符合天下大义,亦能最快时间解决一方大患,震慑不臣。"他的手掌向下一切,做了个果断的手势。
"同时,"诸葛亮话锋一转,手指向北移动,"可立即选派一员智勇之将,不需多,但须精,领一支精锐骑兵,携充足箭矢粮秣,星夜兼程,北上驰援。”
他的手指在北方画了两个圈,正是关羽、赵云如今据守的蒙州大城。
“其任务非与丁零决战,而是助关、赵两位将军等稳固防线,坚守要隘,利用寒冬消耗丁零锐气。"
"如此一来,"诸葛亮总结道,"南线可获全功,北线亦得强援,稳定局势。”
“待大将军扫平江淮,献俘阙下。则天威浩荡,四海震动。"他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显得信心十足。
"届时若北疆战事未息,春回大地,大将军再亲提得胜之师北向,以雷霆之威,扫荡漠北。则丁零可破,刘豹可擒,北疆可定矣。”
“此先后有序,重点分明之策,既可免南北难以兼顾之困,亦可收双线稳固之效。"
他说完,再次躬身行礼,退到了荀攸身后。
诸葛亮的分析,既考虑了政治大义(先南),也兼顾了军事现实(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