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司大人浑身颤抖:"下官...也是被逼无奈..."

元盛冷笑:"被逼无奈?,科举乃国家大事,不容有丝毫玷污。"

周锐上前,将司大人押下。

翌日,皇宫内,柳玉燕询问"科举舞弊案查得如何了?"

站在武将队列中的周锐出列:"回娘娘,已经查明司大人收受贿赂,在科举中为特定考生提供便利。涉案的七名考官和十二名考生均已收押。"

皇后义正言辞道:"科举乃国家选才之本,岂容此等蛀虫玷污。传我旨意,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考生永久取消功名。另外..."

柳玉燕看向元盛:"元盛,你觉得该如何改革科举制度,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元盛略一思索:"首先应当实行糊名制,阅卷官员无法看到考生姓名;其次,增设复试环节,由不同考官分别评判;最后,允许落第学子查阅自己的考卷,以示公正。"

柳玉燕眼中闪过赞赏:"好!就这么办。另外,我建议增加实用科目,比如算术、农学等,不能只考诗词歌赋。"

"殿下英明。"元盛微微颔首,"我会拟出详细方案。"

退朝后,元盛和柳玉燕并肩走在御花园中。初夏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两人却各怀心事。

"皇后,你看这份奏折。"元盛将手中的竹简递给坐在对面的柳玉燕,眼中带着几分赞许,"你处理的江南水患方案,比我想的还要周全。"

柳玉燕接过竹简:"殿下过奖了。"

元盛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渐落的夕阳,他穿越到这个大魏废太子身上时,朝堂内外危机四伏,如今在柳玉燕的辅佐下,国家已是一片欣欣向荣。

"皇后,"元盛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我想把朝政大权正式交给你。"

柳玉燕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她猛地抬头:"这...这不合礼制!"

元盛笑了笑,站起身走到窗前:"什么礼制不礼制的。这些日子,实际上大部分政务都是你在处理。你比我更适合坐这个位置。"

"可是..."

"没有可是。"元盛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打算云游民间,真正体察百姓疾苦。朝中有你坐镇,我放心。"

柳玉燕站起身:"为何突然要离开?"

元盛微微一笑:"恰恰相反。你做得太好了,好到让我觉得这个国家不需要我也可以运转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