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选择性写法也是被逼无奈,科举文章只有300到800个字,不能多,在逻辑和文学性之间总要稍微选择偏一个方向。
偏逻辑上的爽,讨考官喜欢,这次科考写得偏文学性,不合他自己的调性,看着别扭。
京城讲究秩序,驻军非常多,光各种禁军有15支,还有五城兵马,看榜不会像府县推挤着看的,兵丁们拿着矛戈,带着腰刀,维持队型。
林府,刘府,张府,吴府都派人去看榜,林泽阶是大家的利益核心点,能有效串大家的感情。
越是年少进官场,积累的资历越深,只要不犯大错,可以熬走许多的前辈,登顶机会更大。
科举进士平均年龄是35岁,这是算上明经科,那时没有童生,秀才,举人,直接考进士,那时30考上进士算年龄大,有三十老心明经的说法。
到了考《四书》《五经》时不一样,五十算少进士,平均中进士42岁。
如果林泽阶能20多岁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登上首辅机会太大了,他的先生张径香23岁进士,和他同科很多要致仕,他还年富力强,40多岁吏部尚书,下一步基本是入阁。
很快去看榜林泽绩冲进包厢:“阶弟,你太厉害了,中了榜首,哈哈!哈哈!你中了乡试榜首,我们林家发达了,哈哈哈!”
林泽绩狂笑着,抱住林泽阶跳着一会,完全不顾别的人脸色,放开林泽阶,又满脸笑意扑向林鸿福:“大伯,大伯,我们家出个解元。”
林鸿福连忙拍着侄子的后背,慈祥的笑着:“知道了,知道了,你平静一点。”
林泽阶一瞬间脑袋是空白,他完全没想到依靠灵感来写,还能拿第一,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种柳柳成行吗?
不过被林泽绩这一抱,脖子被抱疼,理智一下回归。
众人都不可思议看着他,不一会各府看榜的人陆续进来,“贺喜林少爷勇夺榜首。”
“同喜,同喜,”林泽阶满脸笑意站起来回礼,“你们有看完榜单吗?”
翁靖杰和李裕华还满脸渴望的站着,他们虽然说是下场练手,何尝不想能考上,科举考上一个台阶,就升到另一个高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