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皇上下新规

回到府邸没有多久,报喜上门来,赏钱自然不少,科举为王的时代,大家看林泽阶多很多光环。

全国举人数量每科有规定3000人,雷打不动,按省份人口,交税赋贡献分名额,顺天府最多236名,别的省,经济最好两江两湖两广才给120个名额。

一会儿,消息传遍四方,林府很多人上门,来自国子监的同学,剑南省在京当官的,河北省当他是亲人,认他为外籍老乡。

各王府郡主来得特别多,林泽阶三个姐姐封为县主,接进宫里学习过,皇室对她们洗脑,要维护皇族的利益,和郡主公主们平时一起玩。

大喜事,客人上门当然要大办,刘财主吩咐他名下的望江楼,送酒菜来。

刘夫人则直接入宫,林泽阶说出,他有比小麦和水稻更高产的粮食,这比科举还重要。

粮食是皇朝稳定的基础,百姓有口吃得都不会造反,对百姓重要对皇室极重要。

皇上还在开会讨论,免除中原两省的税赋,加大从四川宣尉府到凉州运粮,准备对外用兵。

蒲首辅两项都不答应,他认为朝廷应该给官员涨薪,国库经过一年的破山伐庙,多出两年多的岁入。

有盈余两千多万两的银子,这是朝廷成立以来从没有这么富过。

皇上当然不答应,涨薪上去,降不下来,官员们表面上薪俸低,但是权力资源远胜薪俸。

官一涨薪,吏一样要涨,每个县不算不入流的官,有28名吏员是记入吏部,还有府州,省,巡抚,总督,六部,很多吏员,这是文官系统。

武官系统还有同样多吏员,一涨薪国库的钱很快就花完。

要涨也得蒲首辅致仕后,下一任首辅上台来涨薪,收买人心。

蒲首辅当然想在他手上,为全体官员谋福利,落下好名声。

当郑太监递在皇帝耳边禀报:“皇上,清海郡主入宫,有极重要的事报给您。”

皇帝正气头上说道:“什么重要的事,朕在讨论军国大事,留她一起用膳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