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翻开账册,里面详细记录着各地的变化:杭州西湖清淤后鱼虾增多,绍兴东湖种竹固堤后再无滑坡,扬州运河调整码头方位后商船往来更顺…… 字里行间透着百姓的喜悦:“这不是龙脉显灵,是大家用心守护的结果。” 他指着账册上的记录,“你看这里,百姓自发组织护河队,定期清理河道垃圾,这才是最好的护脉方法。”
乡绅们纷纷点头,为首的张大户感慨道:“以前总觉得龙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在才明白,它就藏在咱们的衣食住行里。” 他往窗外指,“就像这护龙桥,以前年久失修,桥下淤泥堆积,自从按先生说的修缮后,不仅走起来稳当,连周围的生意都兴旺了。” 他提议道,“我们商量着建座‘守脉堂’,请先生和道长们轮流来讲学,教百姓们护脉的法子。”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赞同。清风道长笑着说:“正该如此!茅山的风水术、少林的强身术、蜀山的草药术,都该教给百姓,让大家都能成为守脉人。” 他看向陆寻,“先生觉得如何?”
陆寻放下茶杯,掌心的共生纹轻轻发烫,能感应到江南各地的守脉人气脉正在共鸣:“好主意。” 他站起身,“不仅要建守脉堂,还要编《护脉全书》,把各地的好方法都收集起来,代代相传。” 他往知府手里塞了块黄龙玉佩碎片,“用这个镇在守脉堂的地基下,能聚气安神,让听课的人更容易领悟。”
下午去勘察守脉堂选址时,百姓们闻讯都赶来帮忙。有的扛着锄头平整土地,有的提着篮子送来茶水点心,孩子们则围着清风道长和玄明,好奇地看着他们摆弄罗盘:“道长爷爷,这盘子为啥总转呀?” 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罗盘的指针,“它是不是在找龙脉呀?”
清风道长笑着让她握住罗盘:“你静下心来感受,就能感觉到它在动。” 小姑娘依言握住罗盘,指针果然轻轻转动,指向护龙桥的方向,“看,它在告诉你龙脉在那里呢。” 孩子们都兴奋地排队体验,小小的手掌握住罗盘,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
陆寻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幕,心中暖意涌动。林婉儿走到他身边,听石符映出幅温暖的画面 —— 多年后,这些孩子都会成为守护江南龙脉的力量,有的用风水术调理家园,有的用草药术救治伤病,有的用歌谣传递守护信念:“寻哥你看,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意义。” 她轻声说,“不是打赢一场仗就结束了,是让守护的信念融入生活,代代相传。”
王胖子扛着根桃木柱走来,离火珠往柱头上一点,青焰围着柱头转了圈,雕好的龙纹瞬间变得栩栩如生:“胖爷这手艺咋样?” 他得意地展示着,“这柱子就立在守脉堂门口,保准能镇煞聚气!” 桃木柱刚立起来,周围的气脉就明显变得活跃,连飘落的雨丝都带着淡淡的金光。
勘察完选址,陆寻决定去拜访附近的寒山寺。寺庙的钟声在雨中格外悠远,刚到山门口,就看到住持带着武僧们在清扫庭院。武僧们的动作沉稳有力,扫帚划过青石板的声音带着韵律,扫起的水珠在空中凝成细小的光珠,缓缓落下:“陆施主来了。” 住持双手合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贫僧正想派人去请施主,寺里新收的弟子们想听听护脉的故事。”
禅房里,十几个小沙弥围着陆寻坐成一圈,眼睛里满是好奇。最小的沙弥不过七八岁,抱着个木鱼,怯生生地问:“施主伯伯,龙脉真的有龙吗?它们长什么样呀?” 他的问题引得其他沙弥纷纷点头,都盼着听到龙的故事。
陆寻笑着摇头:“龙脉里的龙不是真的龙,是气脉的化身。” 他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龙脉图,“就像人的血脉会流动,龙脉的气脉也会流动,滋养着土地和生灵。” 他往图上的节点画了个圈,“我们守护龙脉,就是让这气脉顺畅流动,就像保护自己的血脉一样。”
小沙弥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其中一个问道:“那我们念经能帮到龙脉吗?” 住持在一旁解释:“心诚则灵,念经时的正念能净化气脉,就像阳光能驱散乌云一样。” 他示意武僧们表演,“你们看,武僧们练的拳法既能强身,也能聚气,这也是护脉的方法。”
武僧们在庭院中演练拳法,动作刚柔并济,每一拳打出都带起股金红色的气脉,与寺庙的佛光交织成网。雨丝落在气网上,化作细小的水珠,洒在庭院的花草上,草叶瞬间变得更加翠绿:“看到了吗?” 陆寻对小沙弥们说,“守护龙脉的方法有很多,念经、练拳、种树、铺路,只要心怀守护之意,都是在护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