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尧舜之德

好个"亲手所绘"!胡宗宪心中冷笑。

"起来吧。"胡宗宪突然转身,图纸在掌心卷成筒,"此物若成,当记二位首功。"他故意将"首功"二字咬得极重,"年关将近,倭寇必会趁虚而入。火器之事本督会即刻上奏,你们先回防区。"

待二人退出白虎堂,胡宗宪对着阳光细看图纸边缘——那里有个极小的墨点。

"好个陈子恒..."胡宗宪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燧发枪这等利器,陈恪不敢独占功劳,便借戚、俞二人之手献上。

既全了抗倭大计,又避了越权之嫌。

他提笔蘸墨,在奏折上写下"臣胡宗宪谨奏"时,忽然福至心灵——陈恪这手乾坤大挪移,不正是给所有人铺了台阶?戚继光得实利,自己得政绩,陈恪得...圣心?

——————

西苑精舍内,龙涎香氤氲缭绕,将阳光都熏得朦胧了几分。

嘉靖帝斜倚在紫檀木榻上,手中拂尘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着金磬,惊散了盘旋的青烟。

案几上堆着厚厚一摞青词奏折,朱批未干的墨迹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叮——"金磬余韵在精舍内回荡,嘉靖突然皱眉,拂尘柄挑起最上面那本青词奏折,枯瘦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摩挲。

"《庆云见赋》..."嘉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李春芳写的?"

吕芳跪在丹墀下,额头紧贴金砖:"回主子爷,是李翰林三日前所献。"

"词藻倒是华丽。"嘉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抽,"'庆云绚烂,祥光普照'..."他突然将奏折重重合上,"全是废话!"

精舍内霎时寂静,更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吕芳的后背沁出一层冷汗——主子爷今日心气不顺,怕是炼丹的火候又没掌握好。

嘉靖烦躁地起身,道袍下摆带起一阵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