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恪请求出兵琉球的奏疏,以六百里加急送至通政司,旋即被直送西苑,摆在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案头。
距离上一封关于上海港遇袭、请求扩军的奏疏,仅仅过去一个多月。
这位靖海伯,无论身处繁华帝都还是远在风口浪尖的上海,果然从来都不是个安分的主!
然而,这一次的奏疏,其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防务或经济事宜,它所掀起的,绝非仅仅是朝堂争论,而是一场真正的、足以震动国本的晴天霹雳。
奏疏中,陈恪以极其沉痛而又锐利的笔触,详细陈明了通过多方查探所得的惊人事实:大明钦封的藩属国琉球,其王廷已被日本九州萨摩等强藩实际操控,国王尚元形同虚设,政令皆出倭人之手!昔日太祖、成祖皇帝亲定的“不征之国”、东海屏藩,竟已沦为倭寇侵袭大明沿海的桥头堡与策源地!上月袭击上海港之敌,其精锐、战法、组织,皆与盘踞琉球之倭势力特征高度吻合!
陈恪进而论道,此非疥癣之疾,实乃心腹大患。
倭寇据此跳板,可进退自如,源源不断获得补给休整,今日可袭上海,明日便可窥视苏杭,长此以往,东南财赋重地将永无宁日,国朝海防形同虚设。
他援引《孙子兵法》,直言“唇亡齿寒”,琉球若彻底沦丧,大明海疆门户洞开,倭患将永难根除。
最后,他掷地有声地请求:为维护宗藩大义,扞卫海疆安宁,恳请陛下圣断,发天兵以征不庭,助琉球尚氏王族拨乱反正,清除倭患,重建大明东海之藩篱!并附上了一份初步的用兵方略及后勤筹措设想。
这份奏疏,瞬间在西苑、在内阁、在整个京师的权力中心,激起了滔天巨浪。
嘉靖皇帝手持奏疏,反复看了三遍,他的脸色从最初的惊愕,转为深沉的凝重,最终化为一种冰冷的锐利。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罕见地、极其迅速地传旨:即刻召内阁首辅徐阶、次辅兼兵部尚书高拱、以及新晋入阁、以干练和帝党色彩着称的户部尚书赵贞吉入西苑见驾!
精舍之内,檀香依旧,但气氛却剑拔弩张。
嘉靖帝将陈恪的奏疏掷于御案之上,声音听不出喜怒:“都看看吧。靖海伯给朕,给朝廷,出了个好大的难题。”
徐阶率先捧起,快速浏览,花白的眉头越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