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闻出事全村惊慌 众齐奔泾河畔上

浊流滚滚 泾河流 2653 字 9天前

所发生的事情,不单金珠不明白,从家里赶来的人,都觉得疑惑。戴莲莲看着李义,不解的问道:“你们都好好的,在一条船上坐着,怎么唯独张良出了事?”戴莲莲不仅自己想明白,她还要让金珠知道真相。

李义没有回答,抬头看向蹲在一边的铁锁。谢玉兰立刻明白,肯定是送铭利媳妇过河出事了,吃惊地问道:“是把铭利媳妇送过河生孩子去了,那铭利一家人都坐在船上,还有铭景,铭晨,难道都被大水冲走了?”谢玉兰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义这才回答道:“是把铭利一家人送过河去后,回来时发大水了。唉,都怪我,在河东耽搁那么久的时间,谁能料想,事情就赶到这个点上了。”这时,大家都明白了,是为了送铭利媳妇过河生娃,才出的这事。

金珠也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为了帮别人,自己遇难了,这能怨谁?只能怨他是个死脑筋。早点把渡船的事推脱掉,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

真是: 默守规矩来撑船,谁记恩情谁给钱?

今日到头遭大难,有谁感恩有谁怜?

前边,金珠已通过小道消息知道,铁锁在铭阳的录取的时使了绊子后,心中不免有点怨恨。她曾在张良面前,埋怨话说了一大堆,让他尽可能远离铁锁一家。可今天,张良为了救他人,还是把个人怨气,压在心底,毅然出手相助。金珠想到和铁锁家前边的恩怨,心里难免有点愤愤不平,这事得需铁锁给一个交待,可话到嘴边什么也说不出口,金珠只有流泪份。

可事实已如此,能有什么办法?家的柱子倒了,后边的路怎么走?她和孩子怎么生活?她不仅难过张良,也有自己的伤心。

李仁对着兄弟李义道:“弟弟,现在大家等在这里,任何作用都没有,你领着几个年轻人,顺着河道去找找,看赶天黑前,看能否找到遗体,好让亡人入土为安。河边走要注意安全,不管啥情况,你们天黑前,都要赶回来。我,张善和剩下的人,把金珠扶回家,回去安排家里的事。

在李仁的建议下,李义领着小峰几个年轻人,去河道寻找遗体,大家分头行动。

谢玉兰和戴莲莲,左右扶着金珠站起来。金珠两腿发软,没了力气,难以站立。有力气女人们,纷纷上前来,手挽着,把金珠抬了起来,人群这才往回慢慢移动。金珠被抬回去,躺在炕上,六神无主,只是个流泪,铭莹和河生也知道了,他们守在母亲旁边,也只是个哭泣。

家里没人做主了,李仁看到这个现状,犯了难,他叫着张善,商量的口味问道:“张善,这张良不在了,家里没人主事,你看这事怎么办?”

张善明白李仁问他的意思,就回答李仁说道:“张良不在了,这事就应该叫他亲哥张青出面,别人谁也做不了主。张良兄弟遇难,跟送铭利媳妇脱不了关系,张兴不在,叫我三叔来,他得出面拿主意,商量后边的事该怎么办?”张善的意思也很明白,虽然自己不做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为了张兴家的事,他们不能不管。

“那你找张青,就让他出面比较好,顺便把你三叔也叫来,看他怎么说?”李仁给张善说道。他和张善有着相同的心理。

张善正要起来去找张青,只见张青,领着媳妇,急匆匆的走进大门。原来他在地里干活,还不知道张良出事,是媳妇听到消息后,觉得事情重大,专门去地里告诉他。张青得知,一路小跑,就往张良家里赶,必定是亲兄弟,哪能不牵肠挂肚?到了家里,看到站着的李仁,一把拉住他的手,问道:“到底咋回事?我兄弟摇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咋会出事吗?”说完,眼泪哗的一下流了下来,他蹲在地上直抹眼泪。

王小丫进到屋里,一把拉着金珠的手,安慰的话,不知该怎么说。就说了一句:“为了孩子,你得挺住,千万不能倒了,有我们在,你有依靠,我们不会不管。”然后眼泪长流,说不出话来。

平常为了鸡毛蒜皮的事,闹得不可开交,但在这大事面前,一切被淹没的一干二净。这就是纯朴的庄稼人,博大无私的情怀,金珠的泪水再次被搅动,开始哭泣起来。

真是: 血脉相连情难断,遇事自把位摆端。

一句安慰心里暖,道出亲情永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