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青山作证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通知书,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弄坏它。通知书上的字虽然有些难以辨认,但谢文东还是能从中感受到李团长对游击队的指示和对战友们的期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李团长的坚定和决心,让谢文东不禁想起了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

那时候,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敌人猛烈的炮火。每一次冲锋陷阵,他们都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战胜敌人,保卫家园。

在这个团队中,李团长无疑是最令人钦佩的存在。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引领着大家勇往直前。他的决策果断而明智,他的指挥精准而有力,使得整个团队在战场上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

而黑豹,那个勇敢无畏的战士,也给谢文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豹的怀表,更是成为了谢文东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这只怀表,是黑豹在牺牲后,谢文东从他的尸体上找回来的。表盘上,还清晰地留着弹痕,那是战争留下的印记,也是黑豹英勇无畏的见证。

指针永远停在了黑豹牺牲的那一刻,仿佛时间也在那一刻凝固了。谢文东凝视着这只怀表,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这只怀表,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黑豹生命的象征,是他与黑豹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每当谢文东看到这只怀表,他都会想起黑豹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想起他们一起经历的那些生死瞬间。这只怀表,成为了他对黑豹的永恒纪念,也让他时刻铭记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谢文东抚摸着这三件物品,眼中渐渐泛起了泪光。这些东西,不仅是他个人的珍藏,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让谢文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谢文东把这些东西放在谢念军手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念军,把这些东西……好好保管着,别弄丢了。我不是啥英雄,就是个想活下去的中国人,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中国人……”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张彩霞趴在谢文东的身上,哭得撕心裂肺。谢念军和李娟也红了眼眶,两个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着大人们哭,也跟着小声抽泣起来。

谢文东的葬礼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村里的老百姓们听闻他的离世,纷纷自发前来,为这位抗日英雄送行。他们手中拿着花圈和纸钱,脸上流露出无尽的悲痛。

谢念军默默地站在父亲的灵柩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敬意。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他决定将谢文东安葬在当年打游击的那个山头,让他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永远相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谢念军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他的生活变得平静而安宁。然而,他心中对父亲的怀念却从未减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谢念军的两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他们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事业,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每年的清明节,谢念军都会带着家人一同前往那个山头,给谢文东扫墓。

站在父亲的墓前,谢念军回忆起父亲曾经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他会告诉孩子们关于爷爷的故事,让他们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铭记爷爷和其他抗日英雄们的英勇事迹。

这个小小的山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坚守。谢文东的精神,如同那山上的青松一般,永远屹立不倒,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

这一年的清明节,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谢念军带着妻子李娟、儿子谢卫国、女儿谢卫红,还有他的孙子孙女,来到了山头上。谢文东的墓碑很简单,上面刻着“抗日英雄谢文东之墓”几个字,旁边还立着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黑豹、李团长等牺牲战友的名字。

谢念军走到墓碑前,放下手里的鲜花和水果,然后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他的孙子谢小兵拉着他的衣角,好奇地问:“爷爷,太爷爷就是在这里打鬼子的吗?”

谢念军点点头,指着漫山的青松,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是啊,这里不仅有你太爷爷,还有他的弟兄们,他们都埋在这下面,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我们这些后辈。”

风吹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回应谢念军的话,又像是在诉说着那些关于抗争、救赎与平凡的故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墓碑上,暖洋洋的。

谢卫红看着漫山的青松,忽然说:“爸爸,这些青松长得真好看,就像太爷爷和他的战友们一样,永远都那么挺拔。”

谢念军笑了笑,摸了摸女儿的头:“是啊,它们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我们,守护着这片土地。”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谢文东当年打鬼子的身影,看到了他站在山顶上,望着远方的村庄,眼神里满是期望。

那些故事,那些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们像漫山的青松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在人们的心里。青山作证,岁月铭记,那些关于抗争、救赎与平凡的故事,从未远去,也永远不会远去。

只是,每当春风吹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响时,谢念军总会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我不是啥英雄,就是个想活下去的中国人。”他总会忍不住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多少像父亲这样的普通人,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故事,又有多少被岁月掩埋,等待着被人们发现、铭记?而三江平原和张广才岭这片土地上,又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感动与牺牲,在等待着被风吹过松林的声音,轻轻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