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应对之策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2453 字 1个月前

郎周又道:“此次叛乱,以汉王为首,齐、楚、代不过响应,齐楚暂且不提,代王乃汉王之子,故臣以为朝廷在打击汉王的同时,应当对代国也发起攻击,以免两国对朝廷形成夹击之势。”

郭瑗之点了点头:“朕这就写信给禁卫军的大将军蒙恬,让他率领禁卫军平定代国。”

“等灭了代国,果然在把禁卫军调去齐国,挨个收拾这些叛贼!”

郭瑗之咬着牙说。

这些个逆贼,居然敢造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非把他们碾成齑粉不可。

章邯很快就带着羽林卫出发了。

天佑元年五月十日。

章邯率军出发不久后,神策军的大将军尉缭给朝廷回了信。

尉缭在信里面说,如今诸王作乱晋国虽然还没有起兵,但也需要防备。

禁卫军留在邯郸可以震慑晋国,拱卫朝廷北面的门户,同时还能够和禁卫军形成呼应之势,维持北方的全面防御。

看完尉缭这一封信,郭瑗之气的都要炸了。

“尉缭这个老贼,居然不听朝廷号令,朕叫他率兵回来,他居然敢拿这种信来搪塞朕?什么监视晋国?我看他分明是拥兵自重!”

赵广虽然不懂军事,但有些脑子,他生怕郭瑗之这种时候犯糊涂,赶紧说:“尉缭手握重兵,太皇太后陛下万万不可激怒他,若逼反了他,那可比晋国造反还要可怕百倍。”

“那你的意思是,就由着他拥兵自重?”

郭瑗之一句话给赵广呛的说不上来话了。

“禁卫军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传诏,让韩信去接任禁卫军大将军,接替尉缭!”

众人不敢抗命,只得应是。

“行了,去吧!”

郭瑗之觉得头疼,打发了众人。

群臣出去了以后。

赵广看了眼郭瑗之,这女人好像有些靠不住。

看来自己得提前准备一条后路。

章邯率兵到了关中以后,立刻就进入汉中和田承业打了几仗。

这几仗羽林卫大获全胜,汉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看到章邯传回来的捷报,郭瑗之非常高兴,郭瑗之给章邯去诏,要他尽快拿下汉中平定汉王之乱。

只要汉王被平定,接下来自己再腾出手收拾齐楚代这几个不听话的诸侯,天下弹指可定!

郭瑗之想的很好,可事情却并没有按照她发展的那样进行。

六,七月份进入雨季以后,羽林卫劳师远征,士卒的怨气很大,攻势疲乏。

章邯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调来金箔钱粮,以激励军心。

结果郭瑗之看完章邯的信后,勃然大怒。

“这仗还没有打完,他就急着找朝廷要赏赐。”

“要是每一支军队都像这样,以后出征朝廷岂不是都要给钱?”

“告诉章邯,让他克服困难,灭掉汉王!平了汉王,朕自然重重赏他!”

对郭瑗之这种养尊处优惯了的女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战场的环境有多艰苦。

她想让士卒们克服困难,可这些丘八又不是后世那支信仰军队。

他们可没那么顽强的意志力。

朝廷不给钱粮,还驱使他们卖命。

羽林卫的军心一下就散了。

章邯自然也知道没有军心的军队是无法打败敌人的,他索性把部队撤到金牛道,和汉军对峙。

郭瑗之听说章邯居然擅自撤兵,立刻下诏问责,并且严令他进兵。

章邯接到了诏书后左右为难。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兵的时候,副将常巴来报:“大将军,营帐外有人要见你。”

章邯一听,以为又是汉王派来的使者。

这几天汉王一直派使者来游说他反叛,章邯都不曾答应。

他摆了摆手:“不见。”

常巴说道:“此人自称姓江,是大将军的故人。”

章邯正被战士搞得焦头烂额,听到这话,他勃然大怒:“哪来的什么故人?这又是哪个官僚子弟想来走后门?居然敢把后门走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他妈的,给我把这人叫进来,老子看看这姓江的是谁。”

江先生很快就进来了。

她一身黑色劲装,头顶上还戴着斗笠,看不清面貌,看身形似乎是个女人。

章邯生气的看向常巴:“这就是那个姓江的?怎么是个女人?”

常巴刚想解释,这女子就解下了头顶的斗笠。

斗笠下那张脸,精致的像雕塑一样。

章邯下意识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张着嘴巴说道:“荷华…荷华公主?”

周小姐笑了笑:“荷华公主是我二姐,自我介绍一下,江先生是我父亲。”

“江…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