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建都立国,开创新纪元

废除宦官制度,禁止宫廷干政;

设立选举院,实行地方代表选举;

土地均分,严禁豪强兼并;

减税免税,三年内免除田赋;

设立义仓,保障灾年粮食供应;

设立学堂,每乡设一所“识字堂”;

设立医馆,由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设立仲裁庭,解决民间纠纷;

设立工坊,扶持手工业发展;

设立商会,规范商业行为;

设立驿站,改善交通与信息传递;

设立边防军,保卫边境安全;

设立监察院,严查贪腐;

设立律法委员会,修订法律条文;

设立女子学堂,倡导女性受教育;

设立工匠学院,培养技术人才;

设立孤儿院,收养战争遗孤;

设立养老院,赡养孤寡老人;

设立图书馆,保存典籍与史料;

设立外交使团,联络四方诸侯。

此政策一经颁布,举国震动。一位老儒生感慨:

“自三代以来,从未有如此仁政。”

百姓纷纷称颂:

“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第四步:册封群臣,稳定联盟】

赵信深知,若要稳固政权,必须安抚各方势力。他在太极殿举行“建国大典”,公开册封:

人物封号职责孙坚东吴王镇守江东,管理东南诸郡刘备荆州牧驻守荆州,协防南方袁绍太傅协助制定礼制与宗法周远丞相总理政务李广太尉统领军务刘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张猛虎护国将军率军巡边,保境安民

他还特设“参政院”,由各地代表组成,参与国家大事决策。赵信亲口承诺:

“我不是皇帝。”

“我只是你们选出来的执政者。”

“若有一日我不再为民着想,你们有权罢免我。”

此言一出,满座动容。

【尾声:开国奠基,万象更新】

进入公元187年夏,洛阳已焕然一新:

新建“开元书院”,培养新一代官员;

修复“白马寺”,弘扬佛教文化;

恢复“市集制度”,促进商业流通;

编纂《开元通典》,记录新政实施;

百姓安居乐业,盗贼绝迹。

赵信站在新建的“开元殿”前,望着远方炊烟袅袅,心中充满希望。他低声说道:

“这不是终点。”

“而是真正的开始。”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打江山。”

“而是守住它,建设它。”

“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活得有尊严。”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也明白,只要坚持初心,就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