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表明了立场,随即话锋一转,指出了现实困难,“然,皇上,恕臣直言。依臣所掌吏部情况来看,现有官员名额、考成升转体系,以及可用之才储备,恐不足以支撑林大人所提如此之多、之新的衙门机构同时设立并有效运转。此乃实际困难,不得不虑。”
皇上依旧没有说话,脸上看不出喜怒。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突兀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迟疑和反对:“皇上,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或许还有待商榷。”
众人目光瞬间集中到说话之人身上——正是工部尚书周韬。
周韬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压力巨大,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皇上,臣并非反对新政。只是无论是兴建海关衙门,还是设立巡缉司,亦或是那秘密监察网络,皆需投入海量银钱!兴建衙署、购置器械、招募人员、日常薪俸周转……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销!如今国库虽比往年充盈,但亦不当如此靡费。臣以为,此等牵涉广大之举,理应徐徐图之,方为稳妥之道啊。”
他这番话,听起来倒是站在为国库省钱的立场上,颇有些老成持重之意。
但皇上尚未开口,一直沉默的陈敬庭尚书忍不住了。这周韬话里话外虽未明说,但那“有待商榷”、“徐徐图之”,分明就是给他爱徒林淡的新政泼冷水、使绊子!他岂能坐视不理?
陈敬庭当即出列,语气带着一丝锐利,直接问道:“周大人!你口口声声说要‘徐徐图之’,老夫倒要问你,你究竟是觉得林淡所奏的新政本身不妥,不该办?还是单纯觉得此事是林淡所奏,所以你便不愿支持,要缓办、拖办?!”
这话问得极为尖锐,几乎是指着鼻子说周韬因私废公了。
周韬脸色一变,连忙辩解:“陈大人何出此言!臣绝无此意!臣完全是从朝廷大局、从国库收支考量……”
“够了。”皇上终于开口,声音平淡的打断了周韬的话。
他淡淡地瞥了周韬一眼,那眼神冰冷如刀,“周爱卿,朕记得,你已年过五旬了吧?而且朕听闻,你平素身子骨就不太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