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未来又如何呢

尽管家奴二字看似轻贱,但在某些情况下,家奴比亲生儿子更可靠。

太上皇亦理解皇太后的忧虑,如今甄家的富贵已持续整整六十年。

在江南,他们甚至干预官场的人事安排,甚至直接从布政使处取财。

若太皇太妃晋为太皇太后,甄家未来的走向难以预料。

即便当下这一代及下一代忠心耿耿,未来又如何呢?

曹操年轻时满怀热血,袁绍也曾因董卓之事奋起反抗,但后来呢?他们的后代呢?

雍和帝默默未语,此事需由太上皇自行决断。

皇太后亦未多言,静静等待太上皇深思熟虑。

片刻后,太上皇长叹一声,唤来戴权吩咐道:“你即刻前往江南甄家,传达朕的旨意——太皇太妃思念亲人,命甄家全族迁入京城。

告诉甄应嘉,朕会为他们妥善安置,尽早启程,不得延误。”

戴权毫不犹豫领旨,答道:“遵旨!老臣即刻动身!”

太上皇摇头道:“无需急躁,此行还有一事需要你顺便完成。”

说着看向雍和帝,雍和帝会意,此乃关于和尚**的事宜。

于是开口道:“你路上若能追上如尘,朕随后交付你几份密旨,其中一份须亲手交予如尘,亲眼见他销毁。

其余则交给新近任命的四位布政使。”

戴权领命后先行告退。

雍和帝沉思片刻说道:“父皇,甄家入京后至少百年荣华,若父皇仍不放心,何不从中挑选两位女子赐予稷儿为侧妃?”

太上皇闻言轻笑:“朕原以为你只是关心稷儿,不想竟是在替朕操心甄家啊。”

“罢了,你还不了解稷儿的性子吗?除了他心中选定的女子,别的女子怕是入不了他的眼。

今后你也该教导他,开国功臣的后代众多,贾家的女儿太多,未必是好事。”

雍和帝亦笑着说道:“父皇无需担忧,稷儿已与我说起此事。

未来贾家或许富裕,却无权势。

即便真有可用之人,也要再过二三十年。

而那时,大乾的发展早就不受任何臣子左右了。”

...

夜幕降临,肃王府,后宅。

楚稷双眼空洞地看着地上的两个箱子,神情迷茫地道:“夏总管,我都这般模样了,父皇还叫我熬夜看奏折?”

夏守忠忍住笑意答道:“王爷宽心,这是太后和皇后特意送来的东西,其他皇子不会生疑。

明日太皇太妃、太后、皇后都会来看您,回宫时一起带走即可。

因此陛下让您今晚把奏折看完,并给出批注建议,以免明日耽误事。”

楚稷叹息道:“替我转达对父皇的谢意……”

夜晚,肃王府,前院。

白天还在卧床不起的楚稷此刻竟出现在杜若的院子里!

陆航与杜若均好奇地打量着楚稷,毕竟他们亲眼见过楚稷受伤的模样。

此时的他看起来却像没事人一般,让人一时摸不透状况。

实际上,楚稷现在也痛得很,尽管身体恢复得快,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