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取死之道

大米从上个月的580元涨到了1000元,白面涨到了960元,小米800元。

杨福平总觉着这一幕有些眼熟。

看杨福平写完价钱,小孙一句话提醒了他:“四九城这粮价,起起伏伏这么些年,咱们都习惯了。

法币就算了,温水煮青蛙,整了好几年。

金圆券还没走远呢,那会儿也是涨挺快,刚开始还一块钱顶块儿大洋呢,最后都成废纸了。

新币要是按这个架势,嘿嘿!”

杨福平看看左右无人,拉着脸呵斥道:“嘿什么嘿,阴阳怪气的,显着你了是吧!拿新币跟金圆券比,你嘴上就不能有个把门的!”

这个小孙,说话不过脑子。

什么时候钱会成废纸,只有政权坍塌的时候才会出现。

虽说现如今还没到风声鹤唳的地步。

可好习惯得养成!

小孙半点儿不服气也没有,前些年养成的警觉性,一下子又回来了。

认个错之后凑到杨福平跟前儿:“福平哥,你那意思,这新币,也会贬到那份儿上?”

杨福平愕然:“我说啥了,什么我那意思,我啥意思也没有。就提醒你一句,别没事儿老说些牢骚话。

闲着去库房盘盘货,看还能卖几天!”

小孙捂嘴,鸟悄儿的去盘货了。

二平也郑重的表示:“福平哥,你放心,我懂,我会看着小孙的。”

杨福平就纳了闷了,怎么着就懂了?

自个儿也没说啥吧。

看看正专注扒拉算盘的福安,这才舒心,还是自家弟弟省心,从来不瞎操心。

粮价又不是现如今才涨的。

今年军管会接管了之后,什么都是停停涨涨,涨涨停停。

基本没降过。

秋天送红妞上小学一年级,学费按二十斤小米的米价收费。

杨福平没有拖延症,7月31号就跟林老师一起去交学费了,那会儿小米米价是32元一斤,总共交了640元。

没过几天,林老师擦着汗来道谢:“还好咱俩去的早。你不知道。第二天,就是1号上午,小米就是75元一斤了。

等到下午一点,涨到了116元,五点的时候变成了190元一斤。

2号去交钱,就涨到210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