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元年之事,往昔再现

左传游记 酸辣茄子 5688 字 4个月前

之后,只见郑武公将这两个孩子分别递给这奴婢侍从,让他们好生照料着。

虽说,这郑武公刚才还喜笑颜开的。

可一到这会儿,才刚看了武姜一眼,发现她面色发白,双眼紧闭,好似没了气息。

于是乎,他便焦急的朝着太医问道。

“太医呀,孤之妻为何此刻脸色发白,毫无气息?”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了?”

一听这话,太医连忙回礼,之后便不紧不慢的说道。

“并不是如大王您所想的一样…”

“我方才查看了娘娘的脉象,发现她脉相不稳,似乎是受到了些什么惊吓。”

“可具体是什么惊吓?卑臣就不知道了。”

“娘娘很快就会醒来,不必因为这件事而感到担心。”

“还请大王允许卑臣探查一下究竟是何种原因让娘娘受到惊吓,卑臣也好答复。”

一听这话,在看那位太医如此恭敬的态度,郑武公于是乎便允许他暂时休息。

“好吧,孤允许你暂且回去安歇。”

“是…”

“卑臣告退…”

后来,经过一番探查,才终于知道,原来这郑庄公出生的时候竟然是倒着生的,因此使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郑庄公一出生,就被取名为寤生。

而王嘉呢,也因为一度有了些许动静,因而被敏锐的兵士给察觉到,危在旦夕。

此时,他内心的想法有些改变了。

“呼…还好没被发现。”

“ 要真被发现了,那可就完蛋了。”

“果然,我在潜意识中,进入这书本的世界中,行踪仍然是会被发现的。”

“毕竟,动量是守恒的。”

“看来下回,我得要更加小心了。”

“也不知…能否与这里的人交流一二呢?”

带着这份心情,伴随着时光迅速流逝,空间发生转换。

此刻,眼见这郑庄公与共叔段二人很快便长大了。

然而,武姜因为先前那件事,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于是便不喜欢郑庄公,刻意疏远他,而亲近共叔段。

甚至,她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

可是呢,郑武公多次回绝了他的要求。

“嗯…”

“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要想当太子,能力才识必须都要超群才行。”

“这太子之位,可不是轻易就能当的。”

这些话,让姜氏十分生气,在懊恼之余,她还偷偷哭泣。

而共叔段呢,此刻便耐心的上前安慰她。

“母亲,这些事情孩儿都知道了。”

“孩儿明白,父王选择太子之事十分慎重,不是母亲您三言两句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孩儿要想成为太子,日后登基成为这郑国的国君,必须得要拿得出实力才行。”

“眼下,而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会有一线希望。”

“还望母亲大人您不要为我而悲伤。”

一听这话,只见姜氏心疼的将共叔段搂在怀中,一边流着泪,一边说道。

“好…好…”

“我的好孩子,娘知道你懂事了,能担大事了。”

“要不是寤儿挡了你的道路,娘一定让你当这国君。”

“无论你做什么,以后都会支持你的。”

见此情景,王嘉不禁有感而发。

“果然,从古到今,都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啊。”

“可是,郑庄公这么一位有才识谋略的君王,本不应该被他的母亲冷落,他理应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可这共叔段也是十分孝顺…”

“兄弟之间,本应情同手足,然而却因为王位而互相大打出手,何其悲哉…何其悲哉啊!”

“也许…宫内之事,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吧。”

“唉…”

后来,共叔段不敌这郑庄公,郑庄公成功登上国君之位。

郑庄公对他的这个兄长还有母亲是十分讨厌的。

话说,姜氏为共叔段求情,想要把他原本的制地分邑。

可是,郑庄公却出于各种理由否决了他们。

“制地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早在之前虢叔就死在了那里。”

“我是实在不想让我的兄长受到这般委屈。”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话,孤一定会同意照办的。”

“还望母亲你不要为难孩儿,孩儿也是有难言之隐的啊!”

虽说,郑庄公的言语十分真诚。

可这免不了他的母亲姜氏背地里的算计与嫉妒。

然而,最后无论如何,姜氏也只好要了这个京地。

“那好,那你就把这京地给了你的兄长封作邑吧,这样娘也安心。”

见姜氏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着,郑庄公也只好点头答应了。

小主,

庄公就让这共叔段居住在了那里…

而共叔段呢,正因为如此,才被称作京城大叔,也算是地方一霸了。

一见这番场景,王嘉顿时便很生气。

“奶奶滴,哪有这样要求的啊!”

“身为一个母亲,不仅不教育孩子们如何和睦相处,反而是变本加厉,利用着母亲的身份,向他本就疏远而不疼爱的孩子强行索要东西。”

“这样的母亲,唉…”

“郑庄公啊,你很是可怜啊…”

后来,只见祭仲对着庄公说道。

“大王,卑职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听这话,只见郑庄公笑着对他说道。

“仲伯你若有话,不必藏着掖着,只要是有利于民生之事与家国之事,本王都会认真听取的。”

见郑庄公这样说来,祭仲才放心的说道。

“大王,实不相瞒,凡属于都城的地方,城墙的高度如果超过了三百丈,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照先王所规定的制度:城墙的高度,大的都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城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都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

“如今京地的城墙不合规定,违反的制度,将来您一定会受害的。”

“而且依卑臣所见,您的兄长共叔段这样做,恐怕是蓄意想要与大王您作对呀。”

“您的母亲姜氏仗着她是您母亲的身份,就不断利用她的权利给您的兄长共叔段牟取利益。”

“在卑臣的眼中,他们很有可能蓄意想要东山再起,然后谋反啊,大王您不得不防!”

虽说,郑庄公比这大臣祭仲更加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是,迫于姜氏是他的母亲,他也没有办法。

此刻,只见他叹息的一声,然后便继续说道。

“唉…您说的对。”

“可…可本王现在势弱单薄,没有亲人的支持,形单影只,我的母亲姜氏这样做,我又有什么办法躲避灾祸呢?”

“唉…”

此刻,只见郑庄公再度叹了口气,他那愁闷的样子,真的是很让人同情。

只见在一旁看着的王嘉,心中顿时怒火中烧。

“真是太可恶了!”

“原先在看到这一段内容的时候,我就十分生气,讨厌这郑庄公的母亲姜氏,同时又觉得郑庄公十分可怜。”

“可是呢,可怜又有什么用?唯有把真正的实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稳操胜券,不被别人轻易束缚。”

“也许,这也就是后来郑庄公铁了心要与他母亲决裂的原因吧。”

“多么心痛啊…”

此刻,正在王嘉叹息之余…

只见祭仲继续回答道。

“大王,依卑臣所见,您的母亲姜氏一直这么做下去的话,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大王不如您早些做好打算,别让祸害滋生蔓延开来。”

“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

“蔓延的草尚且难除干净,更何况您受宠的弟弟共叔段呢?”

此刻,一听这番话,只见这郑庄公朝门外的天空望了望,似乎是抒怀的叹了口气,然后便继续说道。

“唉…”

“坏事做多了,必然自会跌跟头的。”

“你姑且等着瞧吧,过了不久,这京城大叔,就会命令我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违背中央听自己的节制,举兵反叛,想与中央对抗。”

“想来想去,最后竟落了个如此的结果。”

“呵…情同手足?真是可笑啊…”

“呵呵…”

郑庄公的这番话,本就让原先站在一旁替他担忧且同情的王嘉更加深表同情了。

见郑庄公如此无奈的自嘲,在一旁的大臣公子吕看不下去了,便激动的说道。

“启禀大王,我郑国乃是正统国家,是受了周天子册封的,国家又怎么能够忍受两种政权共存呢?”

“大王您既然是我郑国的国君,理应积极的为这件事着想,并积极出谋划策。”

“你打算怎么做呢?”

一听这话,郑庄公便疑惑的朝他看去。

“哦?”

“这么说来,你有办法?”

“你且快快说来”

而公子吕见大王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他便继续说道。

“正是…”

“如果大王您想让位给这大叔,那么作为臣子的我就必须要去侍奉他。”

“想必给这位昏庸无道,且仗势欺人的国君办事,是我们最不愿意做的。”

“如果不给的话,就请清除掉它,不要让百姓产生其他的想法。”

“毕竟,舆论的力量可是十分强大的。”

见大臣公子吕如此激进的话语,郑庄公则是摆了摆手,摇了摇头,然后便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