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办个燕京亚运会,够一千多万大学生上一年学。”
“要是这个亚运会不办,能让多少学生上大学啊……”
“同志。”
同样一个在车厢连接处抽烟的大胡子男人插嘴道:“我觉得你是瞎操心,上大学一年才两百多块钱,收费其实一点都不高。”
“对城里人来说确实不算高,也就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
眼镜男话风一转:“对山里人来说,可能是他们全家一年净收入。”
“哈哈。”
大胡子男笑道:“现在上高中可不免费,供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加上伙食费应该都不止两百多块钱了吧?能考上大学的,肯定得上高中。高中都上得起,大学怎么就上不起了?无非是再苦几年。”
“并且高中考大学不容易,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得用来学习。大学生就不一样了,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做家教什么的,完全可以自己赚钱交学杂费和养活自己。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不能只会向郭家伸手。”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
眼镜男道:“可是不管怎么说,上大学费收学杂费和住宿费,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失学,这点你承认吧?”
“还有,大学生确实可以去做兼职,可这必然会压缩他们的学习时间。为了那仨瓜俩枣,浪费大学生们宝贵青春,这叫因小失大。”
“这记者有点理想主义了。”
高老板心说:“大学生的时间是挺宝贵,但也没那么宝贵。谈恋爱、在宿舍里睡大觉、在图书馆看闲书的大学生多了去了。”
作为女大学生家属,高老板对这年代的大学生活还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这年代的大学生们不跟后世似的,男大学生打游戏,女大学生追剧,也就在期末之前突击学习几天应付考试,可是虚度光阴的大学生也有的是。反正毕业分配工作,这年头的大学生更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