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耶律延寿女:可汗,你看这稻穗多好看

耶律观音女心里一动,抬头看向韩通:“韩将军,若后周愿与辽互通稻种、共享农事,燕云的百姓既能吃饱饭,边境自然能安稳。”

韩通眼神微动,颔首道:“公主所言极是,此事我已禀明太后,太后说待两位公主返程时,必备上最好的稻种,再派两名老农随往,教辽人耕种之法。”

接下来的几日,耶律观音女跟着李谷去了汴梁的织坊和书院。织坊里的织机果然比上京的精巧,织出的锦缎上绣着缠枝莲,与延寿女襦裙上的花样相似;书院里的儒生捧着经书诵读,见她拿着《论语》,便主动与她探讨“和为贵”的道理,没有半分轻视。

小主,

而耶律延寿女则天天跟着柴宗训去劝农苑,跟着老农学编草筐、看小鸭子游水,有时还会帮着浇秧苗,襦裙上的泥点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亮。柴宗训给她讲汴梁的元宵灯会,说灯会上有兔子灯、龙灯,还能吃甜糯的元宵;她则给柴宗训讲上京的赛马会,说草原上的马跑得比风还快,能捡到天上掉下来的流云。

十日的时光转瞬即逝,离别的那日,柴宗训抱着个陶罐赶来,里面装满了饱满的稻种:“这是最好的‘占城稻’,种下去三个月就能熟。我画了张插秧图,贴在罐子里了,你们照着图种就行。”

耶律延寿女接过陶罐,把编好的大草筐塞给他:“这个给你装稻穗,等秋天熟了,你要给我写信,说稻穗长多高了。”

“我会的!”柴宗训用力点头,又从发髻上摘下那朵桃花,别在她的发间,“桃花开的时候,你们要再来呀。”

马车驶出汴梁城时,耶律延寿女扒着车窗回望,见柴宗训还站在城门口挥手,手里举着她编的草筐。风里的桃花香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稻种的清香,她把陶罐抱在怀里,轻声说:“观音女姐姐,父汗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