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柴宗训接过姜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暖暖的。他小口喝着茶,目光落在案上的奏折上——那上面写着各州的民生事,从前他只觉得那些字密密麻麻的不好懂,现在却忽然明白,不管是让女子考科举,还是让她们自由上街,都是为了让奏折上的“安稳”,能真真切切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喝完茶,他又想起什么,拉着符太后的衣角问:“娘,要是大臣们同意了,咱们是不是就能让玉燕姐姐去翰林院当正式的官,让玉娥姐姐去户部做事了?”
符太后笑着点头:“只要她们有本事,自然可以。不仅是她们,所有有本事的女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去处。”
柴宗训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放下茶杯就往外跑:“我现在就去找先生,让他教我怎么写议事的折子!还要把阿夏姐姐的阵型图拿给先生看,让他也说说,女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看着他跑出去的背影,符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满是笑意。范质站在一旁,看着那道小小的身影,忽然轻声道:“陛下虽年幼,却有一颗为民之心,也有打破陈规的勇气——这是大周之幸。”
符太后望向窗外,檐角的冰棱还在滴水,阳光透过云层,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她轻声道:“是啊,这孩子,正在慢慢长大,慢慢懂得‘江山’二字的分量。咱们做臣子的,能做的,就是帮他把这条路,走得稳一些,再稳一些。”
殿外,柴宗训正捧着羊皮卷往书房跑,常服的衣摆在风里飘着,像一面小小的旗帜。他心里悄悄盼着,大臣们能快点同意他的提议,盼着能早日看到玉燕姐姐在翰林院忙碌的样子,看到玉娥姐姐在户部算账的模样,更盼着能看到更多像阿夏姐姐一样的女子,穿着盔甲,拿着长枪,和男子一样,站在守护大周的队伍里。
他知道,这条路或许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他坚持下去,只要娘和大臣们帮着他,总有一天,他说的新政,会变成真的——到那时,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能凭着自己的本事,为这大周,为这江山,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