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松开玉坠的瞬间,金属边角在掌心留下一道浅痕。她没看,只是把那枚磨得发亮的小物件重新塞进抽屉夹层,压在一堆废弃歌词底下。手机屏幕还亮着,陈薇薇那条语音消息的波纹图示停在最后一点,像一句没说完的试探。
她没回。
而是打开系统日志,输入“7315-07”,标记为高危线索。这次她没再强求解锁,反而切换到行为追踪模块,将观察对象锁定为陈薇薇。蓝光界面安静地跳转,开始自动抓取对方近期发布的所有视频数据。
三分钟后,一条情绪波动曲线生成。林清歌盯着图表,发现每当陈薇薇提到“孤儿院”三个字时,瞳孔会有0.2秒的微颤,语速也比平时快了0.3秒。这不是演的。系统标注:【创伤应激反应,匹配度84%】。
她把图表截下来,放进“记忆碎片”文档,顺手把文档后缀从“.bk”改成“.obs”——观察版。
微信又震了一下。还是陈薇薇。
【清歌!品牌方超喜欢“姐妹重逢”这个点,说点击率预估能爆!你什么时候有空试妆?】
下面还跟了个表情包:两只卡通小熊抱在一起,头顶飘着彩虹。
林清歌看着那对傻乎乎的熊,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她点开陈薇薇最新视频,标题是《从孤儿院到百万粉丝》,播放量已经破两百万。评论区热评第一写着:“你们的故事让我相信善良会有回报。”底下有人回复:“底层女孩互相照亮,真的泪目了。”
她关掉视频,回到聊天框。
打字:广告可以拍,但得按我的脚本走。
发送。
不到十秒,对方头像疯狂震动起来。一连串消息弹出,又接连被撤回。最后只留下一句:
【啊?你的脚本?】
林清歌没立刻回。她新建一个文档,标题写“姐妹款广告·极简版”,内容只有两句话:
“你记得小时候那条河吗?”
“我们都没丢。”
删掉所有煽情词,不提“玩伴”,不认“情深”,也不给“逆袭”贴金。这两句台词像两扇半开的门,进不进得去,看她自己。
她把文档发过去,附言:就这个,行就行,不行拉倒。
对方沉默了整整十七分钟。
然后发来一个笑脸表情,说:【好呀,挺有意思的~】